作者/番紅花

出版/遠流;20139月初版一刷

 

【水瓶面面如是說】

近日,我喜歡的作家番紅花出新書了。

這次番紅花不談親子教養,只寫飲食,

書中溫暖細緻、充滿畫面的文字,搭配楊雅棠先生大師級的攝影與版面構成,

讓整本書富含精雕細琢的美好質感,

令人愛不釋手。

 

番紅花在後記裡記述著她寫這本書所欲傳達的內容:

「寫這本書時,我左手想寫出逛各地菜市場的興味,右手卻想寫像我這樣的普通婦人,內心對台灣農業現況的觀察與關注,我想寫菜市場裡的溫暖深情,也想寫我們的農村土地正面臨的一些困境。」

「誠實說,我是在一股使命感的驅動下,寫就這些篇章,不論讀者是否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我想說的,關於土地、關於廚房、關於食材背後的農事、關於吃關於愛的人生如歌,努力是因為願意好好活著,透過吃,透過買,透過煮,我們普通婦人亦握有改變社會的最大力量,而這是我內心所急著喚醒的。」

這段文字讀來真是令人動容,

而我也的確在書中不斷感受到番紅花對台灣農業景況的關心,

但願我們都能因為了解得更多,而對腳下這塊土地有更多愛的行動力,

如番紅花所說,透過吃,透過買,透過煮,

發揮我們每個人小小的影響力,

讓這細微的影響力匯集成河,

形成改變社會的大力量。

 

閱讀番紅花的這本飲食書,心中總是不斷昇起家常美好的幸福感,

讓人深深覺得烹煮與吃食,皆如斯動人,

可要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啊!

 

【書摘】

我們日日在廚房裡烹煮的是一首小小的情歌,歌詠我們對生存與生命的愛。用土鍋在瓦斯爐上燜四人份的菇蕈雜炊,用南瓜和米粉翻炒出一鍋甜軟的櫻花蝦炒米粉,用米苔目加黑糖汁來冰藏夏季的冷涼,還有,用自己發芽的糙米來存放大米的能量,加點兒豬小腸、排骨和胡蘿蔔絲,熬一大鍋古早味糙米粥,來讚頌小日子的濃濃淡淡。

 

生活裡每天都會發生許多與吃食有關的事兒,人不一定每天得上網或讀書、不一定日日有快樂感、不一定每天觀看到巷口牆角的波士頓腎蕨又長了一卷新芽、不一定每天有興致看櫻花盛開、不一定每天著迷季節限定的紅豔草莓果、也不一定每天都覺得那愛人確實還深深地愛著自己,但,惟獨「吃」這件事係人們每天都躲避不了的,得好好去感受它。

 

魚販吆喝說這些可都是剛下船的鮪魚哪!要買要快。究竟是養殖或野生?我站在攤位前端詳好一會兒仍看不出來,但年齡尚幼卻一望即知。

我看了有點兒感傷,遂轉身默默離開。若這些小鮪魚能有機會長大,產下魚卵,再被人們捕撈上岸,是不是比較長久呢。我們可不可以不要吃那些來不及長大的、數量一直在急遽減少的魚呢。

 

十年前若是在超市裡,看到貨架上各種食物的包裝日期,顯示為快到期的,我就會習慣性伸出長手往貨架的更深處去撈撈看是否有其他較後期出廠的更新鮮貨品,當時內心是這樣計算,花一樣的錢,誰要買快到期的呢。就算那些即期品有時下殺七到五折作折扣出清,我也興趣索然不為所動,總覺得差不了那幾十塊錢,就讓家人食用最新鮮珍美的,那些貨架上即將到期的東西,營養和口味不知變化如何,能免則免吧。

然這兩年關於即期品的採購想法,我卻徹底轉變了,引起我如此轉換思維的,不是出自於不景氣的猶豫或恐懼,而是我開始進一步思考,如果這些快到期的食物還是可食之物,它們依然具有滋養、維繫人類生命的功能,而我只因它逼近「賞味期限」就放棄,那麼最終這些已生產出來、猶可食用的東西,命運該往哪裡去呢?

 

在台灣煮飯,就地取材,變化不難,只要下廚的心意決定,哪怕做出來的料理只有館子五分、六分像,都是活生生飄散空中的香。黃昏時分窗櫺外有人走過,誰都會幻想那屋子裡的爐火上正有什麼滾著,那必然是戶安穩幸福人家。

而你我這煮飯的人,就是家庭的寶。

 

【延伸連結】

這本好書在「小魚散步。親子。繪本。咖啡」店借得到喔!Link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番紅花 飲食書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