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飛鵬

出版/商周;2013926初版一刷

 

【水瓶面面如是說】

這已是何飛鵬先生寫的「自慢系列」的第六本了,

我卻從未看過任何一本,

要不是在「小魚散步」看到這本書,

我還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有機緣與這系列書相遇呢!

 

女兒幸恩(8y1m)看到這本書,瞄了一下封面,問我:

「媽媽,什麼是『自慢』?」

我拿書中對「自慢」的定義與她分享:

「日文中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

形容自己的拿手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自我學習的書,

很好看,

值得花點時間讀讀,增進自己的學習功力喔!

 

【書摘】

如果覺得自己視任何事都理所當然,如果覺得自己對任何事都淡然無味,那就是一個缺乏好奇心的人,這是學習的重大缺陷;必須強迫自己開始關心外界事物,也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物,更要持續關心已知的事物,才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好奇心,改善學習習慣。

 

有許多人從小不愛讀書,把讀書視為畏途,他們不知道,不愛讀書是拒絕學習、拒絕成長、拒絕改變,也可能因此葬送一生。

 

如果真的不愛讀書,但願意去學一門技藝,做一個好的技藝職人、工匠,也可以有成;但真正的頂尖職人,除了技藝之外,也要靠念書精進,最後還是少不了讀書。

 

讀書是一輩子永遠不能間斷的學習方式,許多人離開學校後,就遠離閱讀,成長從此停滯。

 

每個人的學習啟蒙,一定是被動學習,在體制內受教育,少不了壓力,少不了規範,當然也少不了考試,更少不了痛苦。如果想透過各種教學的改變,讓學習痛苦減輕,雖有可能,但如果想把學習變成快樂,完全沒有痛苦,似乎不太可能。學習本就是勉強,本就要承受過程中的折磨,這是學習的基本認知。

 

學習快樂從哪裡來?當學習是來自興趣,發於自願,就不覺其苦。當學習有所成果,得到認同,得到鼓勵,得到成就感,學習就有快樂。

 

當學習轉化為主動,轉化為對興趣的追逐與探索時,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

 

理解之後,如能轉述,讓別人也理解,才是已經學會的證明。

轉述非重述,轉述是要「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有了新的次序、語意,也有了學習者的理解。

 

時間緊迫時,以五分鐘為原則,將有用的資訊,看多少算多少。看完後,一定要記住這項資訊的標題、關鍵字及作者等,以備日後要再讀可找到。

對人的學習也是如此,要在五分鐘內,把對方的專長、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用聊天的方式立即學習。

 

凡事都要尋求專業,要問專家、向專家學習,只是是否為專家要再三確認,不要以為行業相關,就是該行業的專家,也不要以為地緣相關,就是該地的專家,更不要以為只是要名人,在任何方面都是專家。而朋友是最危險的專家,他們因為關心而主動提供訊息、主動協助打聽,我們也往往全然信賴,結果是問道於盲,成為外行專家的受害者。

 

切忌隨機提問。遇到人就臨時起意詢問,最可能問錯人。

 

書靜不語,只承載知識,因此在閱讀時,一定要專注與思考,才能真正看懂內容、學會內容。閱讀是最好的專注與思考訓練。

 

好學者貪多,自己陶醉在多學、多聞的滿足中,但卻未必對實務有用,自己的能力也未必增加。

 

成為一個博學多聞之人,當然是好事,如果行有餘力,多閱讀無妨。不過這種無目的閱讀,通常在人生的兩端——幼年及退休之後。

在青壯時期工作中的自學,因為時間、精力有限,閱讀就在精不在多,要有獨特性,要有可用性。

 

我強行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找到書中內容對我的啟發、徹悟。不論是觀念、想法、態度,或者案例、故事,讀完之後,只要讓我眼睛一亮,茅塞頓開或大徹大悟,這就是「一種徹悟」;一本書只要有一個啟蒙,就已足夠。

 

不見得每本書都有徹悟,因為徹悟通常是最重大的基本道理或發現,但是我常會在書中重新驗證過去已學會的「徹悟」,這是深化徹悟的理解,也是另一種學習。

 

【延伸連結】

這本好書在「小魚散步。親子。繪本。咖啡」店借得到喔!Lin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