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洪仲清

出版/遠流;201421日初版一刷

 

 

【水瓶面面如是說】

這是臨床心理師洪仲清繼《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後的第二本書, 

他以累積多年的諮商經驗,並結合個人的生命成長與體悟, 

寫成這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心靈書, 

讀來令人歡喜。 

 

【書摘】

一個孩子從小感受到被愛、被關心、被尊重、被肯定,就容易形成良好正面的重要他人意象。然後,在自己,面對困難的時候,給自己加油打氣,自給自足地,給自己前進的動力,並且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們愛著他,但不抓緊他;我們關心他,但不是盯著他;我們邀請他,但不強迫他;我們祝福他,但不試圖擁有他。我們愛一個人,讓他輕鬆自在,他的輕鬆自在,讓我們心情愉快。

 

如果我們實在不知道該往哪裡走,那就先把眼前的每一步走好。把自己照顧好,怎麼說都算是個實在的目標。認真工作或學習,維持身體健康,每週做一件讓自己幸福快樂的事,跟家人聊聊天,讀一本好書,或者出去走走、踏踏青。

不是每個人都想活得轟轟烈烈,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知道或達到自己的夢想,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國度假,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友成群,就算淡淡地過,也不賴,至少身心平安,這就是平凡。

安於平凡,讓因緣牽引著我們,到我們該走的路上。

 

最讓人不舒服的狀態,不是苦難與憂傷,而是一切都無所謂,那是一種失去意義的狀態。

 

最有力量的自我表達方式,不是握拳咆嘯,而是基於對自己深厚的認識,講出貼切自己的現狀。然後,能夠灑脫地抱著「別人肯定,很感恩;別人不肯定,也沒關係」的態度。

只要不干擾到別人,我的個性,我自己肯定就夠了!

 

人生要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平靜。

 

我們的思考,常只是一種內在習慣的推論,不見得是事實。我有負面思考,跟我選擇相信這個負面思考,可以是不同的兩件事。

 

一段健康的關係,是能容許雙方講自己想講的話,但又尊重對方的感受,包括愛情、親情,或一般的人我互動。我們容許他人把對我們的批評說出口,我們才有機會告訴對方,某些字眼使人難受,一次又一次,讓彼此的互動能磨合修正。

 

最棒的關係,是你在他面前,無懼地成為了自己,卸下了掩飾與武裝。

 

「我想要愛你,而不會緊抓著你;

欣賞你,而不帶任何評斷;

與你同在,而沒有任何侵犯;

邀請你,而不強制要求;

離開你,而不會有愧疚;

指正你,而非責備;

並且,幫助你,而不讓你感覺被侮辱。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能真誠地會心,

然後,豐潤彼此。」

———〈我想到達的境地〉,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

 

孩子一出生,就有屬於他的處境要面對。大人像是教練,事前教、事後討論,非不得已,別粉墨登場當球員替孩子競爭。場上碰撞會帶來的負面情緒、大人亟欲替孩子除之後快的,可能正是孩子應當吸取的養分。

 

面對「我們是為了什麼生養孩子?」這件事,我們必須常自我探索、提醒自己,如此,才能做得比較甘願,讓自己雖有苦也不埋怨,感覺揹著甜蜜的負荷。

如果您找不到為什麼要這麼勞累地承擔父母角色的意義,可以試著用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每天晚上,想想孩子今天可愛的地方、進步的地方、說了什麼有趣的話。

我想,透過這樣的方式,應該可以很快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

 

以愛之名,我們要學習放下不占有。孩子喜愛的人越多,他就會越快樂,即使,有一天,孩子的最愛,終究不是自己了!但是,看著孩子快樂,儘管他或許不是因為自己而高興,我們依然誠心為他祝福,這才是長長久久的愛。

 

我們要有「被孩子討厭的心理準備」,如果我們能做到被孩子討厭,又能夠平靜,那麼,我們才能用理智做事,做我們覺得對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