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蔡穎卿
出版/時報20091221日初版

【水瓶面面如是說】
Bubu的每一本書都是那樣地觸動我的心弦,
這本《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
雖是親職書,
但對於即將重返職場的我來說,
也有著正面心理建設和鼓舞的效用哩!
很喜歡Bubu
看待工作的態度與想法
請看面面以下的書摘分享!

【書摘】
「喜歡」是可以透過行動來培養的一種心態。在工作中,我用專心解決自己的害怕,用行動來克服討厭的心情。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歡的事越少,我的自由與快樂就會更多。

即使是只做一份工作的人,如果能把職務上的工作與生活中的工作視為彼此的調解,那些下班之後待做的生活雜事,就不再是單調無味的負擔了。

任何事一開始難,難在鼓起勇氣、打起精神。不過我相信,更難的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還想以起初堅持的工作品質把事情做完,讓句點漂漂亮亮地標在完整的段落之後。

人生不是一次的衝刺,而是每個階段努力的總結。大學四年是非常珍貴、特別的學習機會,不是苦讀十二年得來的犒賞。如何看待這四年,在進大學前有好的心理建設,計算人生的方式便不一樣。

教養不應該落在以愛為名的無盡擔憂中。如果能從生活小事的教導,讓信心慢慢在實作中奠基,放手的那一刻,我們的寬心,也會帶給孩子可以安全飛翔的自信。

不要讓生活總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少了安靜的心,我們便無法好好觀察孩子,而觀察不但是了解的開始,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該中斷的關懷。

跟時間相處不好的人,並不是忘了時間的存在,而是忘了下一個目標、下一件該做的事。

安排時間,其實就是為一件工作訂下時間限制。限制時間幫助我們專心,而專心擴大了能力,使我們屏除一切無關的分心之務,更充分利用了各種感官的爆發力量。

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排列出先後的順序,即使時間上沒有非常緊迫的要求,也練習這麼做。一旦習慣這樣的思考,你掌握工作重點與統籌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做起事來也會更得心應手。


每次媽媽帶我做事的時候,她總是把我當成一個並肩分工的好伙伴。她對我最好的讚美,就是一再地交託重任給我,並且無論有多忙,都知道等我一下是使我能幹最好的機會。

思路的亂很可怕,在生活裡闖進闖出毫無頭緒。每當自己有這樣的狀況,我就利用短短的五分鐘坐下來,把腦中同時運作、條理散亂的想法用紙筆條列出來。我用具體的行動來規範跳脫的思緒,這是安定心情的好方法。也許在一天裡,突然出現很多該做的事讓人感到緊張,我會勸自己不要光想,越想只會越慌亂。我坐下來,把該做的事一件件寫下來,具體的項目因而看起來比心中原本的擔憂輕盈多了。然後我分配時間,動手去做,享受做完一件是一件的樂趣。

人如果常常做不到自己表訂的時間管理,很難累積對生活的自信。於是我們會不停擬定新的時間表、新的計畫,這雖然是充滿希望的自我安慰,但維持不了長久的好心情。我們也以為,如果捨去或完全隔絕某些活動就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但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嗎?還是需要「好好掌握自己」的能力?

工作中的溝通,一定不能淪為兩種極端的語言習慣:不是在開玩笑就是在罵人。我們需要用非常清楚、禮貌的語言,來傳達彼此的要求,這會使工作更簡單,任務更清楚。

我帶著孩子從小學習善用語言,想的並不是學好英文很吃香這一類的課題,而是無論使用哪一種語言,都不讓他們忘記工具與心意之間的美好關係。開心的時候要說什麼?忿怒的時候要如何表達自己?什麼樣的讚美可以表明真心?不平的時候要如何解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快樂的、情盡乎辭的語言運用者,而非受制於劣質語言的被驅使者。我也相信,如果她們能在工作中習慣好好使用語言,所有的工作品質都會隨之提升。


在職場裡,不要帶著抱怨與不滿上工,也要遠離這樣的朋友;不要變成他人習慣傾吐怒氣的對象,要謹記別讓輕易的批評變成不自覺的言語習慣。尤其在眾人相處時,附和他人的抱怨不是我們的義務。如果你真正把一個人當成朋友,就試著用鼓勵幫助他克服不平,不要再加強他們的壞情緒。

母親不是讓你倚賴的人,而是使你無須倚賴的人。

沒有任何一種決定,會比開始一個行動更為重要。

時代改變了,我們雖然忙碌,卻比前一代的人花費更多時間在探討自己的情緒問題。我覺得認識情緒的健康管理很重要,但是永遠不要忘記,行動能使我們以更具體的方式專注起來,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心理治療。

我勉勵自己專心的另一個目標,是盡量不耽溺於情緒的問題。生活中總有許多想做、可作與該做的事,除非我們非常放縱自己,否則絕不會找不到其他的事,來幫助情緒的轉移。

一個社會的好,並不端賴於自己孩子的優秀,我們都要被別人的孩子服務。因此,愛年輕人,真心誠懇地提拔與教導他們,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我對時間斤斤計較,因為揮霍不起;然而我的眼睛卻很厚道,常常讚賞自己的努力。

我常常很高興自己得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因為這兩種節奏使我的身心得到適度的調節,也使我必得更有想像力一些,才能在兩方面都有好的表現。每當我離開一個處境,往另一種場地繼續努力時,我不會覺得疲倦,而是慶幸自己能在如此多變的需要中生活,因而維持了一定的活力。

投身於工作與追求生活品質並不是完全牴觸的兩種付出;問題的根本是:我們如何經營工作與自己、工作與生活的良好關係。一旦調整眼光看待工作,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會漸生美好的滋味。

心理學家說過:「上班時的任務是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去處理遇到的情緒問題。我相信「專心」與「責任感」,的確能幫助我們提升工作上的精神感受,避免掙扎所帶來的困擾與負擔。

每一次當我遭遇錯誤或失敗時,只要告訴自己肯真心面對窘境,就一定會發現,使我失敗或一天混亂不順的原因,通常是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不管是面對新的一天或生命中的任何計畫,做好充足的準備是使人身心感到安適的條件。如果因為準備不足而遇上困難,我覺得那沒有什麼值得沮喪,我需要的並非怨天尤人,而是好好整頓自己的思路,與學習更好的工作方法。

【延伸閱讀】
格友孔雀魚詳細整理Bubu的演講內容,很精采!Link1Link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