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摘】(水瓶面面特選的書摘與朋友們分享,希望大家喜歡並從中受益。)
(p. 10) 閱讀力」,不是追求「標準答案的閱讀測驗得高分」,不是比賽「誰讀得比較多本」,不是「花俏的公關活動」;世界先進國家如此努力推動閱讀,乃是因為,閱讀力,關乎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是終身適用的自學能力,也是得以陪伴、療癒個人心靈的美好習慣。(《親子天下》總編輯 何琦瑜)

(p. 45)
「慢讀」是大江健三郎對待閱讀的基本態度。幼時,母親曾訓斥他:如果無法用自己的話,完整表達出書本上讀到的知識,就不算是真的讀過。大江這才發現,與其短時間讀大量的書,不如慢慢而確實的讀,才能充分掌握書中的內容。大江在《給新新人類》中建議,每個孩子應該從小鍛鍊「慢慢閱讀」的能力 

(p. 53)
有人會立志,暑假要讀五十本書,這數字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你讀過的書能不能用你的話講出來?對你產生什麼影響?

(p. 132)
苗栗縣致民國中梁語喬老師的閱讀教學:
1. 隨手有書,老師隨時抽查;隨身沒書,老師指定,並寫心得報告。
2.
早自習只能讀課外書,不能寫作業,不能寫教科書。
3.
勉強學生做分享,但老師會分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說故事,精采處則賣關子。

(p. 151)
當孩子到了青少年,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還好」、「隨便」,甚至把這個當成口頭禪,但口頭禪不會憑空冒出,背後一定有其背景。我的觀察是,「還好」、「隨便」絕不是他的真心話,而是他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轉而用一種不激怒你、不至於讓你不爽的方式與你對話。他,只是求一個「安全」。現在的孩子,普遍在語言上隱藏他們的真實感受,這樣久而久之到最後,他們就真的不去感受這個世界,不去感受別人對他的好意,也不去感受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成為沒有感受的人。「無感」的一代,是件很危險的事。談閱讀,要談的不是談文字本身,而正是那個「感受」。這種感受,不像打電動玩具那麼刺激,卻是一種緩慢、深刻、長久的反芻。電玩,是當下的有趣;至於閱讀,我想,是一輩子的對話。(張曼娟口述)

(p. 158)
書帶給孩子的是一種安靜的學習,書裡的文字和故事以及對世界的態度,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影響孩子。(作家張友漁)

(p. 160)
這個世界不特別為誰量身打造,世界生來就這個樣子。山不轉路轉,人不轉就心轉,心境的轉變可以讓自己更堅強,也更自由。

(p. 181)
現今國中基測題型,已大量朝生活情境取材,強調深度與靈活思考,由課外書籍內化而得的知識,若能與課本內容相連結或對照,對鍛鍊孩子多角度的思辨討論能力,有其正面意義。

(p. 185)
零至五歲的孩子,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能和家庭生活充分連結的簡單生活故事,會是選書的重點。另外,考量到孩子發展上的需要,像數數書、字母書等的概念書(concept books)是必備的讀物。……歌謠韻文是文字遊戲展現的最佳讀物,也是零到五歲孩子耳朵一定要享用的文字餐點

(p. 187)
美國研究顯示,孩子閱讀數量不如預期,最大原因在於缺乏好書推薦,尤其是來自同儕的推薦。因此,「學者出版社」網站也建議經常舉辦班級「談書」活動,讓孩子們用簡短的對話,向同學熱情推薦自己最愛或正在閱讀的書,並邀請大家一起來讀。定期舉辦的談書活動,有助於建立一個穩固、支持、熱情的讀者社群。「透過談書,孩子一年下來至少會接觸到一百本書!」試過的老師都非常驚訝「談書」帶來的連鎖效應。

(p. 208)
「讀什麼」和「吃什麼」一樣重要,有些作品在用字和內容上過度討好孩子,因此選書時大人必須從旁協助,在「有趣」和「有益」中間取得平衡點。

(p. 203) 
【給家中有零至六歲小孩的家長的閱讀指南書單】
1.      《幸福的種子》(青林)
Link
2.      《小小愛書人:0~3歲嬰幼兒的閱讀世界》(信誼)

3.      《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信誼)

4.      《寶寶愛閱讀》(小魯)

5.      《童書大家庭》(
彩虹愛家)
(面面的話:這幾本書面面讀過,真的都很棒,很有參考價值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