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佐藤學
翻譯/黃郁倫、鐘啓泉
出版/天下雜誌;2012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書摘】
為了完整保障所有孩子的學力,發展孩子豐富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培育孩子創造性與探究性思考的學習方式。為了培育孩子成為學習專家,父母及教師更應該自我成長為優良的學習家。在學習中,孩子與大人站在同等立場,也在對等立場。在相互支持的聯繫中,孩子必能超越難關、持續學習。對孩子而言,若身旁的大人無法一同體會學習的辛苦與快樂,無法一同以學習家的精神預備好探索的心境,孩子絕對不可能習得學習的方法。

教師學習如何將「活動教學」、「協同學習」及「反思思考」納入課程,正是改革的關鍵。具體而言,在每一堂課中設計某一項作業或活動,以三到五人為一小組,小組藉由互相討論、交流,獲得多元的思考、刺激,而加深或拓展自己的視野。像這樣的課堂,就能充分發揮上述三要素。

實現「協同學習」的基礎,在於如何建構互相學習的關係。互相學習的關係則建立在「相互聆聽」的基礎上。一般教師希望學生在課堂上能「我!我!」的踴躍發言,但其實「我!我!」的學習反而是貧乏的。因為在「我!我!」的課堂中,所有的發言都是獨角戲,缺乏與學習本質的對話。對話的基礎,與其說是「說話」,不如說是「聆聽」。學習的出發點就在於聆聽他人的談話。因為學習是透過聆聽他人的意見,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思考方式,再消化其不同的思考方式,再內化為自己的思考;如此的對話才能深化學習。那如何建構教室內互相聆聽的關係呢?首先,教師必須張開耳朵聆聽各種聲音,並將各種意見在課堂中連結,長期實踐。若無法建立這樣的關係,將無法展開協同學習。

在「協同學習」中,有許多教師追求的是前段孩子教後段孩子的「小老師關係」。但「小老師關係」是單面向的,會稀釋協同學習的作用。「小老師」與「互相學習」兩者絕對不同。「小老師」是照顧的關係,而「互相學習」是平等、溫柔的關係;重要的是,在不懂的時候養成向隔壁的同學詢問「這是什麼意思呀?」「這裡要怎麼做?」的習慣。每一次觀課時,最讓我驚訝的,都是孩子之間的互相寬容與溫柔以待。如何建立「這裡要怎麼做?」的互相學習關係,對低學力的孩子而言,可說是學力向上的關鍵。以往,低學力的孩子不理解時,總傾向獨自解決問題,但是,養成向同學詢問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形成學力向上的關鍵,並不是基於自己原有的理解能力去理解學習新事物,而是透過教師和同學的溝通,理解自己當下的水準所不理解的事物,並「內化」的過程。
因此,孩子遇到學習瓶頸時,這時候並不是降低授課程度,最重要的是,藉由同學及老師的幫助,並且模仿他們的方法,將這些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因此,在學習中「向上伸展及跳躍」是非常必要的。

「協同學習」中的小組,宜採用男女生混合的四人小組形式。一開始時,四人難以形成互學關係,也可以從三人小組開始;只是,雖然三人小組中容易使得所有學生平等參與,卻難以產生多元的思考與見解,建議在習慣了「協同學習」之後,可以變更為四人小組。
倡導男女生混合編組的原因,在於男女混合較易產生互學關係。僅有男生或僅有女生的小組,儘管能夠熱烈討論,卻往往淪於聊天,不易產生「協同學習」的學習效果。另外,許多教師鑑於某些學生學習有困難,在小組裡會特意安排照顧這些同學的學生。我認為「協同學習」不必這樣,編組應該隨意和隨機,透過抽籤等方式來編組就可以。如果真的有問題,在一定的時間內再重新編組就可以。

我從以往的經驗,特別是從造訪了所謂「底層學校」得來的經驗,形成了一個信念,那就是「挑戰學習的學生絕不會垮掉」。實際上,持續挑戰學習的學生即使家庭崩壞、人際關係崩壞,自身也絕不會崩壞;反之,從學習中逃走的學生會輕而易舉地崩潰,無法信 任 老師、家長、朋友及社會,甚至對自己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也感到絕望。鬱積起來的自卑、不滿與憤怒,形成了難以排解的心結,動輒我行我素、為所欲為或是憤世嫉俗,克制不了衝動。這種慘痛的現實,在當今的中學與高中已是司空見慣。
仔細思考逃學生的脆弱和無助,其實他們的行為和心理過程是可以被理解的。孩子(學生)本來就必須被信任、受到一定的保護;反之,無法生存,所以才稱他們為「孩子」。倘若這種學生的學習權被剝奪,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感到絕望,自然無法相信大人,因而絕望,產生破壞行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結局。「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是學會社會獨立的一種核心責任;同時也是做為一個人的生存權利(人權)以及生存希望的核心。

在課堂中引進三個要素:「活動」
(作業)、「協同學習」(小組學習)、「分享表達」(反思性學習)

在校內研習會上,觀摩者不是對執教者提出建議,而是交流觀摩教學之後自己所學到的事。


在「學習共同體」學校中,氛圍雖然安靜,但指的絕不是學習上的沉悶。事實正好相反,孩子及教師對於學習,展現出令人吃驚的真摯情感;在教室中,不論哪個孩子的發言或喃語,都被仔細聆聽,對於他人的思考、情感,甚至微小的差異,也都能敏感察覺。人在真正學習時,會顯得謹慎深沉;在聚精思考時,愈見安靜。「學習共同體」的公共空間,就是透過聆聽他人的聲音,產生「聆聽教育
(listening pedagogy)學習空間;透過每一個人的思考、感情及微小差異,交織成各種學習的樂聲,進而譜出一首澎湃的「學習交響曲」。
因此,最令參訪「學習共同體」前導校的教師們感動的,並不是被稱為「奇蹟」的學校改革成果,而是學校中的寧靜、自然的對話、孩子們上課互相學習的氛圍、及每一位教師敞開教室大門,謙虛謹慎地與同僚互相學習。

教育並非服務業,而是所有大人對孩子的責任。親師關係要建立在共同教育孩子的責任基礎,彼此相互信賴與聯繫。

從古至今,教師都被定義為「教育專家」;但在「學習共同體」中,教師須同時為「教育專家」及「學習專家」。此外,原本教師的職業可如科學技術一般,在不同的狀況中,都可以通用於同一原理方法。然而,「學習共同體」中,將教師的專業能力,以省察自我實踐的經驗、及互相學習同僚實踐的經驗為基礎,重新定義為「反省的實踐家」(reflective practition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