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崇建
出版/寶瓶文化;20123月初版

【水瓶面面如是說】
這本書的封底有這麼一段文字:「孩子的問題,大部分都在大人身上。大人先整理自己的內在,孩子的問題就解決一大半!」看完這本書之後,真的覺得這段話所言甚是!
崇建老師對學生付出的愛與關懷令人動容,而愛孩子、關懷孩子是要講求方法的,在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一些好方法喲!如果您是中學教師,或是您家有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您當會從此書中得益並得助。

【書摘】
接納與認同不一樣,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因此,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為了和孩子有更深層的連結,我常準備好自己,讓自己透過深呼吸,以更專注、更平穩的語氣談話。

當孩子的問題讓你回答不出來時,我建議可以停頓深思,而不需要在慣性中,急於解釋和回答。有時候我會跟孩子說,「你說的有道理,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沉澱與思考,也讓孩子感受到大人真誠面對問題。

當壓抑生氣,應對姿態就會導向指責、討好、超理智與打岔,不容易達到一致性,而且也容易產生情緒化與暴怒的情況,所以我常看見有禮貌,說話刻意壓抑聲調的人們,潛藏著大量的憤怒在心裡。因此被教導不准生氣的孩子,脾氣反而容易暴怒,因為他的生氣被壓抑了。
而使用生氣壓制孩子的大人,比如,「你再不聽話,我就生氣了喔!」即使壓制成功,那背後透露什麼訊息呢?生氣是可以壓制人的。當孩子日漸長大,事情不如己意,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會不會也以生氣壓制別人呢?或者永遠都懼怕衝突,沒有勇氣為自己做選擇呢?

當面對孩子不符合我們的期待,父母與教師先深呼吸,覺察自己有沒有情緒?比如生氣、難過、沮喪、無奈……將這些情緒選項稍微核對,若是有覺察某種主要情緒,先承認「它」,並試著與「它」共存,並且告訴自己,即使自己生氣、沮喪、難過與無奈,自己都還願意努力,這就是連結自己的渴望,並且給自己一點兒停頓的時間。
覺察並整理之後,再以平穩沉著、溫柔堅定的語氣(並不是疏離的語氣),將自己的訊息告訴孩子,這樣的應對姿態,會有更良好的溝通。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個積極正向的人生,沒有人想自甘墮落,他們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當他們遇到困頓、怠惰、犯錯、困惑與不安的時候,他們聽到的語言,通常是指責與說教。
這些道理孩子們並非不懂,真正的根源,應是如何幫助他們一起面對上述的困境,比如讀書會煩躁,讀書無法專注,旁邊的事物會讓他分心,遇到困難該如何面對。他們僅能自己孤獨地對抗著,任由現況迴圈反覆,任由時間點滴逝去,形成更大的焦慮與罪惡感。
久而久之,他們衍生出的生存法則,便是不想努力,不想讀書,對抗大人,維持現狀。但他們心靈無法藏匿的一股憤怒,常常反應於外在傷害大人,於內在傷害自我,並且逐漸不相信自己。而大人的幫助,往往沒有加分,反而造成更大的壓力,不只孩子挫折,大人更是挫折不已。
很多大人認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散漫、懶惰與浪費時間,因此著力在如何改變他們的狀態。嚴厲管教,重整紀律,但此舉在現代教養環境中,很大比例造成衝突。
大部分的孩子,是被心中衍生出來的焦慮干擾,導致他們生活散慢與浪費時光,因此我常直接觸及問題的核心,協助他們面對焦慮,讓他們意識到自我的處境,進而幫助他們解除焦慮,朝正向的目標邁進。

與青少年對談,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方法,然而卻是最困難的一部分。一般大人太心急於要解決孩子問題,因此對談的過程,往往無法觸及孩子心中焦慮,無法真正幫孩子正視問題,就急於下指令要孩子達成目標,這樣的方式,是無法改變孩子的現狀,因此充分的對談,充分的理解孩子的內在,,是幫助孩子訂下目標之前,最重要的一個儀式。

協助孩子建立紀律的過程,孩子大部分會回到慣性的軌道,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過程,而且這個狀況會反覆出現。然而,大部分的人,在失去紀律之後,內心便深自悔恨,外在回到懶散慣性,提不起勁兒來,事實上只要他們重新落實,內心重新肯定自己,就會漸漸建構新的紀律。因此,大人必須要接納這個過程,以溫暖關懷的姿態協助孩子,肯定他們能夠維持一陣子的紀律,並且告訴他們起起伏伏,逐漸往上的紀律曲線,是正常情況。

父母應養成孩子能贏、也允許輸的心態,因為競爭總有輸贏。當孩子成績好,不要為成績讚美;當成績不好,不要為成績責備孩子。
要孩子贏得寬闊,而不驕傲,輸掉一場比賽或考試,也能夠坦然面對,即使心靈難過、沮喪,都是正常現象。
父母常問我,該怎麼稱讚孩子呢?
稱讚孩子人格能成長的部分,也就是一個人真正有價值的部分,這是連結孩子的渴望層次。

比如稱讚孩子的認真,稱讚孩子的耐性,稱讚孩子未放棄,稱讚孩子能思考,稱讚孩子盡力,稱讚孩子有勇氣,稱讚孩子沒有完全放棄,稱讚孩子仍舊為自己努力了半小時……,這些才是正向且具有能量的語言,無論輸贏都能夠給予孩子正面幫助。

教育者或溝通者的語氣,常常為聆聽者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聲調的高低,語氣的緩急,也會為孩子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因此我常邀請父母與師長,先準備好自己,以舒緩且深度的呼吸為自己做準備,並且覺察自己深呼吸時,是否可以呼吸到最深?胸口是否有鬱悶?頭腦是否發脹?如果有的話,先尋找自己心裡被忽略的感受,急躁?悲傷?挫折?憤怒?沮喪?尷尬?再整理自己情緒,照顧自己內在,如實面對自己,則容易調整到真誠且專注的狀態。

在教育的領域中,我有一個信念,教師與父母不能畏懼孩子,若是大人深怕自己言行觸怒或得罪孩子,教育將很難健康發展。一旦大人有了畏懼孩子的心態,就不要妄想孩子能朝正向的目標邁進。

面對孩子的承諾,我通常抱著最大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並且心裡預想他們會違反承諾,如此一來,當孩子再次犯錯,我便不會沮喪與憤怒,能更寬懷面對事件。
張愛玲在給胡蘭成的信上寫,「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也經常以此句話,作為理解青少年犯錯的態度。

無論孩子們是有意違反規則,或者無心的慣性。當大人以規則回饋孩子時,語氣與態度是關鍵。若是大人心態僵化,認為孩子行事規則非黑即白,那就缺少智慧來調和對立的觀點,事情往往發展成衝突或慣性,教育很難發揮功能。
換句話說,大人如果擁有寬大自由的心靈,去面對孩子的問題,問題大半能迎刃而解。然而這裡所謂的寬大與自由,並非放任孩子為所欲為,而是大人內在的解放,重新去審視自己情緒的根源,自己所受教育的經驗。
一旦大人內在解放了,大人的語氣與態度,就會和緩堅定,擁有更大的空間讓孩子討論。

很多學校與 安親班 老師告訴我,「會將孩子課堂拖序的狀況,彙整給家長知道,但家長往往很難溝通。」
為何會這樣呢?
家長如果和教師合作,將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而且家長也有權利知道孩子的狀況。但我有疑處的部分,是教師將孩子課堂的表現,以抱怨或者要家長負責的心態告訴家長,似乎要家長改變孩子的行為。
但是家長對孩子的狀況,也經常感到束手無策,往往變成家長的負擔。或者家長接收了教師的指責,卻成了親子關係的引爆點,對於孩子現狀的改善並無幫助。
因此,我常常思考,教師將孩子的課堂狀況告知家長,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
當我將孩子課堂狀況告知家長,除了正向的觀察回饋,穩定家長與孩子的心靈之外,還帶著我對孩子的評估,以及我的應對策略,包括未來孩子可能重複發生的狀況,並且表達自己努力的方向,最後談到我的目標。如果家長認同,便邀請家長配合某些不困難達成的目標,而不是批判家長,通常會獲得較好的成果。

教師如果討好學生,就會失去師生的「界線」,無助於孩子的成長,也無助於改善情況。這樣的情況常見父母在家中和孩子互動,或者老師在班級經營上的處置,常見的語言就是,「拜託你們幫幫忙!」「可不可以不要再……」「能不能不要再……」常見的心態是求求孩子。常見的內心情緒是焦躁、生氣、難過,一顆心懸著,深怕無法處理好現況,深怕自己不夠好。
我常邀請教師與大人,在確立師生界線時,先深呼吸三次,感受自己有沒有生氣、有沒有受傷、有沒有難過,如果有的話,承認這些情緒,並且試著縮小情緒,以沉穩的語氣表達。

面對孩子的問題,會變得棘手,通常是大人漠視問題,或者是大人的情緒卡住了,無法好好處理問題,使得大人與孩子的情緒糾結在一起,失去了面對問題的契機。
薩提爾女士曾說,「面對問題不是問題,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
我發現,一般人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最常卡住的部分是情緒,一旦情緒上衝,想要矯治孩子的行為,便複雜許多。如果大人能不被情緒影響,更沉穩平靜面對問題,通常孩子的問題就相對容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