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等《親子天下》雜誌編輯部

出版/親子天下;2013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水瓶面面如是說】

這本集結《親子天下》雜誌五年來內容精華的教育書——《翻轉教育》,給了我一些想法與省思。身為教師也身為母親的我,在這翻轉教育的年代,但願有足夠的智慧給孩子們正確而美好的指引。

 

【書摘】

「如果你進到一個典型的課堂,去聽聽老師都在囑咐學生做些什麼,你會聽到大量的作業分派,考試的指示,以及一連串狹隘、工具性的目的,像是在班上表現優異,以及避免失敗,但你很少聽到老師和學生討論任何一個可能會帶他們到更寬闊視野之目的的質問和思考:為什麼人們要讀詩?為什麼科學家要分裂基因?為什麼我要這麼努力成為老師?」史丹福大學教授威廉.戴蒙,在《邁向目的之路》一書中的描述,直指當前教育必須改革的核心。

 

父母應該重新認識好老師的特質。環顧國際趨勢,好老師的條件,已逐漸走向能夠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團隊合作、激起學習熱情的方向。有這些特質的老師,才有更大的可能帶領這代學生,面對未來的挑戰。只專注在學生考試成績的老師,反而會局限了孩子的發展。

(中略)應該好好去了解孩子老師的價值觀與視野、格局。如果老師的信念很正向,被他帶出來的孩子應該都是很積極正向的。如果老師視野夠廣,就會讓學生去觀察、帶他去想、去追求,孩子才會積極主動。

 

試試「老奶奶教法」吧!只要站到孩子身後,不管他們做什麼,只要負責發出讚嘆,好比「哇!你是怎麼辦到的?」就能激勵學習,

 

史坦納博士指出「老師」角色的精髓:「老師必須讓他所有科目都活活潑潑的,浸染在想像之中。除非能不斷致力於把想像導入他所有的教學,否則沒有人能當一名好的中小學老師;他必須每次都重編他的教材,保持新鮮。以想像創造出來的東西,如果幾年後又以一模一樣的形式教授,這是心智的凍結。這也透露出老師自己必須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必須在其生活中沒有一刻是苦悶的。老師教學上有某種內在道德和義務,有一個『無上命令』:保持你的想像力生機勃勃。」

 

對孩子來說,上學最大的動力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通常孩子說出「上學不好玩,我不想去了」,很有可能是孩子的人際關係遇到障礙。

 

對年紀很小的孩子來說,學習的原因可能不是想當史懷哲,而是單純希望師長摸摸頭說他好棒。年紀稍長後,就要跟孩子談談:「你一生想去哪裡?你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到達那個地方?」訓練孩子把短期的目標組合成長期的目的。如果能找到這個終極目標的話,那很恭喜,因為這也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動力。

 

各科老師都應先跟學生解釋,為什麼要學這個科目?人類的需要和這個科目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有人要成為科學家?為什麼發現新定律很令人興奮?沒有這些「為什麼」,你無法讓學生有長期的學習動機。你可能用恐嚇的方式來嚇學生:「如果沒考好的話,就有哪些嚴重後果,」讓學生有短期學習動機,但學生不會出於興趣、自己把書拿出來讀。學生必須知道為什麼,才會全心全力、自動自發的去念書,而非被恐嚇鞭策。

 

父母要教孩子負責任,做事要有真正的結果。要對孩子有高期待,讓他們了解,承擔任何一種任務時,不要半調子,要真正完成某件事,即使那件事很微小。

 

面對「大免試時代」,青春期的國中孩子面臨比考試更重要的目標:自我探索。全世界的研究都支持:青春期的自我探索成功與否,是人生滿意的關鍵。

 

大人在過程中一定要忍住「只想講不想聽」的習慣,放下「談話一定要有教育意義」、「一定要解決問題」的執著。孩子就是希望跟大人像朋友一樣「沒有營養」的聊天,當信任與認同關係建立,孩子遇到問題,才會主動趨近,請求幫助。

 

透過「為別人服務」的經驗創造意義感,是少年自我探索最美好的機會。

 

「過去的教室中,老師的腦袋就等於今天的網際網路;加上教科書,就是學生全部知識的來源。但今天,網路和科技挑戰老師的權威,學習中更重要的,已經不是標準答案(網站三秒鐘就替你算出來),而是你獲得答案的思考歷程……你『知道』什麼並不重要,如何將所知『表現、做出來』才是關鍵。」在美國推動專案學習的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榮譽總裁陳明德,清楚描繪變化的脈絡。

 

在一個google可以搜尋到所有「標準答案」的年代,教育該培養的是下一代搜尋、統整資訊;正確解讀、判斷資訊、思考、表述觀點和意見的能力。

 

經常問學生他們怎麼看待你的教學法?哪些是他們特別感興趣的題材?如果教師肯傾聽學生的意見,並且協同學生規劃活動,學生會比較願意投入精力達成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