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洪蘭

出版/遠流;200851初版
 

【水瓶面面如是說】

非常棒的一本親職書,強力推薦!

(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可以從右欄的好書推薦連結至博客來書局,閱讀進一步的書訊唷!)
 

【書摘】
小學教育是啟蒙,為將來打根基,小學階段身心健康成長最重要,小學生上學最主要是學紀律、學品德、學團體生活,知識學到多少不是重點,因為人生的知識是學不完的,有動機以後隨時可以學;反而是從小培養出學習的動機,他一輩子受用不盡。

如何培養孩子的信任品德呢?最好的方法是先信任孩子,讓他學著幫你做事,你在一旁鼓勵。當然這會有風險,他可能會打翻湯、打破盤子、穿反衣服……不過一旦成功後,它會馬上建立孩子被信任的驕傲,這是孩子自重自愛的第一步:父母看得起我,把這件事交給我做,我一定不能讓父母失望。我們常低估了稱讚對孩子的作用,品德的培養不是用罵可以達到的,它是經由稱讚鼓勵,從內心發展出來的。

最近去訪視一所大學,發現他們大一的學生英文是必修,國文卻是選修,令我很不解。第二語言是架在第一語言上頭的,母語學得越好,學其他語言越容易,因為它牽涉到基本的語言能力,沒有本不固而葉茂盛的,而且語言是學習的根本,它是一個工具,英文是國際語言固然沒錯,但是能用自己的語言與別人溝通在台灣還是更重要,畢竟每天用到的還是中文。我常想,我們在教孩子認字時,是否急著要成效而忽略了介紹中國文字之美,使得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東西有多少價值而棄之如敝屣。

只有腦裡的東西不會因使用而減少,大腦用得越多,神經迴路的聯結越密,與人交換意見越多,思想越周延,點子也越多,越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所以,大腦是要用的,它不會因為你用了而減少,反而會像生利息一樣,越用神經的密度越多,思想越靈活。因此,絕對沒有學了某些科目就把大腦空間佔滿了,使孩子不能學其他科目這回事。

大腦不會因為已經裝滿了就塞不進新的東西,它反而像可覆寫式光碟片
(CD-RW),新檔可以把舊的蓋過去而不另多佔空間,你可以一直修正你的檔案。只要孩子願意學,父母可以盡量讓他自由發展。但是所有的學習都與動機,如果沒有興趣,孩子的確會對你說,讀不下了,頭要爆炸了,這時我們知道他已對同樣東西達到飽和點,應該立刻改換別的項目才會收到學習的效益。

童年經過很多補習的父母自己可以靜下來想一想,當年這些補習是否必要?有多少是望子成龍的虛榮心?有多少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知識?其實大部分出社會所需用到的知識是補習補不來的,風度和教養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父母難為的是如何在「精」與「廣」中求取平衡,因為每天時間有限,不可能兩者兼得。廣本身代表著在不同的地方見到這個生字,體會到這個生字不同的用法,代表這個生字的提取線索有很多條,所以它是個比較好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年輕的時候,廣比精來得重要,它能增加神經的連結。

研究發現越是在生活中有各種經驗的人,他的點子越多,創造力越強。創造力很少出現在每天坐在桌子前面死讀書的學生身上。所以培養創造力必須:第一,讓學生走出教室,有外界實務的經驗;第二,要有廣泛的知識,如果學生沒有知識,不知甲可以替代乙,空走出教室也是枉然。

研究發現,有效的行為管教是當我們禁止孩子一種行為時,要給他一種我們允許的行為來替代,如果我們要禁止他去溪邊玩水,就請帶他去游泳池游泳,或去任何有救生員的海水浴場游泳,用任何你允許的行為去替代你不允許的行為,你的管教才會有效。

《恐懼之邦》
(State of Fear,中譯本遠流出版)的作者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說:恐嚇是最卑劣的斂財方式。「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就是句恐嚇的話,恐嚇父母如果不送孩子去補習,就會輸給別人。童年是人格成長、品德塑造最重要的時候,許多父母為了不輸在起跑點上,把孩子的童年犧牲掉了,真是可惡又可悲。

教養孩子沒有撇步,也沒有捷徑,父母最知道自己孩子的長處與習性,所以不要管別人怎麼補,安心的把孩子留在身邊,學習課本以外的人生知識。每個孩子都不同,天下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教養手冊,只要孩子每天迫不及待睜開眼睛,想趕快開始他的一天,你就做對了。

人生是很公平的,現在你陪伴孩子成長,將來他會陪伴你年老。

嬰兒在會爬之後,雖然常把地上東西撿起來放進嘴裡來知覺這個東西的特性
(硬的、軟的、方的、圓的,這是他學習的方式,所以不必阻撓),但是大自然給了嬰兒一個保護他不瀉肚子的方式,大自然使他爬與長第一顆牙幾乎同時,所以口水的外流將東西上的細菌都流到外面,沒有進入腸道,就不會生病了。

幼兒期最重要的是學紀律,因為一個沒有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受教的。所謂紀律不是打與罵,而是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定時、飲食有定量、行為有定則。目前發現教導孩子最好、最容易的方式是念書給孩子聽,透過故事情節詳細的描述引發孩子的同理心,感同身受後,情緒的力量會將這個記憶送入孩子的長期記憶,使他在碰到同樣情境時,有個可以效法借鏡的例子。

學習最主要是情緒和動機,兩者時間都對,學習效果才好。這正是為什麼西方國家推崇親子共讀,因為那是一段固定時間,父母把工作放下,以孩子為中心,專心唸書給孩子聽。通常這段時間會選在晚上睡覺前,因為被人全心全意的注意是一種良好的感覺,孩子帶著這種良好的感覺睡覺,不容易做惡夢。……有個好睡眠、好夢境,對幼兒發展是有利的。

安全感與閱讀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若是孩子已經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了,那麼父母就可以鬆一口氣開始享受你的人生,因為書中自有先聖先賢來替你教導孩子,他不會變壞了。

在現代,要贏得孩子的尊敬,除了自己的言行要一致之外,還必須和孩子同步成長才行。現在新資訊大量湧出,如果不是一直進修,很快就會與時代脫節,有位母親向我哭訴說每次她給孩子任何忠告,都會被孩子以「你不懂啦!」頂回來。其實父母不是要變成什麼萬事通,而是一定要多看書、跟得上時代,始終保持你在孩子心目中領先二十年的距離。著名心理學家貝露姬
(Ursula Bellugi)在她父親八十歲生日時說:「小時候覺得父親是神,什麼都懂,長大後發現他原來是人,不過他是個什麼都懂的人,到現在還是領先我。」做父親的能讓孩子這樣的服氣,孩子跟他講話的口氣自然就客氣有禮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