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水瓶面面如是說】
《親子天下》雙月刊和《親子天下》所編撰、出版的實戰教養系列專刊是面面每期必讀的刊物,
閱讀本身即讓面面感到歡喜,
又每每能從中得到許多親子教養上的助力,
更是讓人開心不已。
底下與大家分享面面從《選才藝班/夏令營關鍵一百問》這本專刊擷選出來的十六則小段落,
希望您也能從中受益。

親子天下預備在
75出版實戰教養專刊——《0~6歲教育教養關鍵解答》,
其中一定有許多實用、可供參考的教養想法,
令人引頸期盼它的上市!

水瓶面面隨手做筆記】
就如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說的:「才藝只是個引子,不是終點。」重點是要讓孩子能夠游於藝、懂得品味生活,讓這些學習成為生命的養分。

在考慮興趣、能力之餘,林懷民更鼓勵家長,把才藝當成參與孩子生活的「引子」,成為親子間的共同話題;「尤其在孩子小學四年級以前,不管學什麼,我衷心認為家長一定要親身參與,最好是跟著孩子一起上課。」
他提醒,家長千萬別讓自己、孩子與才藝的關係,只剩下「你今天練習了沒?」「趕快去練!」而已。最好是孩子學什麼,父母也跟著涉獵相關知識,找機會與孩子一起交換心得,讓孩子在才藝班接觸到的,成為家庭生活樂趣的火種。

才藝,不應該只是「接送孩子的一堂課」而已。聰明的父母,應該讓才藝成為家庭成員一起學習的動力與話題,這樣的才藝學習,才有可能成為興趣的種子。

教育,就像必須悉心照顧的盆栽,要耐心等候。但兩者間最大差異在於,「你可以照著說明書,了解一株植物需要多少日照、水份、肥料;但很可惜,孩子出生時,並沒有說明書附在身上,」楊俐容曾形容。因此,身為父母與老師的最大挑戰
(或者也可視為嘗試與觀察的樂趣),是在孩子不斷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猜猜看」孩子可能屬於哪種植物?需要多些水、還是多點陽光?如何才能調配出最佳的「才藝養分」?讓才藝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好友?

楊俐容指出,從生涯探索腳步來看,十四歲前的孩子,國小主要在發展興趣、國中為自我能力探索。讓孩子廣泛接觸體、群、美各領域,正是增加孩子探索自己興趣、測試自我能力的機會。

學才藝的過程,不只是學一種技藝而已。父母若能讓孩子從中了解,「我可以努力到什麼程度」,進而體會「努力後的成就感」,就成功了一半。拿過「成就感」的門票,將是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媽媽要多唱歌給孩子聽,若沒自信,跟
CD唱也無妨,而最重要的是要「重複」以及「天天唱」。

對於六歲前的孩子,考量到肌肉發展程度,台中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副教授陳曉嫻不建議學習樂器。例如鋼琴及弦樂器,需要使用手指小肌肉,孩子也許還無法控制,太早學習反而不好;管樂器需要較大心肺能力,國小高年級生會比較合適。

如果孩子說不想繼續上音樂課,家長可以與他訂個「再努力一段時間後才中斷」的時間表,而不是立刻放棄。

畫家陳耀武認為孩子塗著色本時,家長切忌要求他一定要畫在線裡或塗滿,與其使用著色本,寧可給一些品質更好、更高雅的繪本,和孩子一起分享書裡的色彩、圖案,然後給孩子空白畫紙去揮灑,孩子比較不會被定型。

陳輝東認為,如果美術教育侷限在圖畫紙上摸一摸、做一做,格局太小,應該還要延伸至生活當中。所以他常鼓勵孩子:「你一定要漂亮啊!」從小就教孩子講究外表的乾淨、穿著的搭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強調生活的藝術。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則說,其實到郊外去看天、看水、看樹、看花,也都是美感教育!

孩子上小學後,慢慢會要求自己要畫得像,並因畫不像而感到挫折,此時大人可以試著調整他的觀念,告訴孩子創作方式有很多種,只要能畫出自己的感受就好了。
但也要注意孩子畫不像是不是因為認識不夠,如果是這個原因,就可以再補充一些相關的知識。

桌球速度快,需要敏銳的眼、腦協調並即時反應,還可培養迅速回應的思考能力,是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興趣。

對父母來說,放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讓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向前邁進的重要關口。父母不應該只想著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羽翼下保護,而是要提醒自己充分做好準備、掌握資訊,對孩子多一些信任,適時的放開手。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不如從放手讓孩子參加夏令營開始,透過這樣的過程,讓自己與孩子都有所成長。

判斷是否讓小孩學音樂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先問問自己是否喜歡音樂,若家長自己都不喜歡,孩子的音樂路也絕對走不遠。


多鼓勵孩子思考,而不是第一時間就給標準答案,是保有創造力與好奇心的重要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