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摘】

1.      (p. 42) 英國維登中學校長對學生的期待很簡單卻也困難:「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離開這個學校時,都能夠充滿自信卻不傲慢,希望學生對生命都充滿樂觀和熱情,而不是看生命的黑暗面。未必每個人都有宗教信仰,但希望學生對生命有深層的信念,願探索生命和世界的美好。能懂得尊重他人。」

2.      (p. 66) 洪蘭:品格的培養是一個內隱的學習,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無法立竿見影,一蹴而就。中國人說「三歲定終身」,三歲的孩子還未進學,它所指的不可能是「智」方面,但是宅心是否忠厚、會不會替別人想、懂不懂禮貌,三歲就可以看出來了。所以「三歲定終身」應該講得是孩子的品格,品格不好,知識再好,誰敢用呢?所以教育孩子的重點應該是生活習慣的養成、敬業的態度和待人接物的禮儀,而不是斤斤計較考試考了多少分,讓孩子誤以為功課好就可以為所欲為。

3.      (p. 67) 洪蘭:閱讀能讓孩子了解做人的道理,因為孩子能夠從細膩的故事描述中感同身受,讓故事主人翁變成孩子模仿的對象。

4.      (p. 70) 洪蘭:今天談品格教養,我們必須了解它是一個從小就得教的歷程;它得在生活中慢慢養成,就像品味、風度一樣無法走捷徑,不能去補習班得來;它的核心價值觀必須持久不變,不然孩子會無所適從;這個核心價值觀必須透過生活中的例子或故事中的情節深入孩子心中並明朗化,它不能是抽象口號或教條。

5.      (p. 87) 人本執行長馮喬蘭認為,父母本身對媒體釋放出的亂象,要有察覺度和判斷力。「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把別人的『評語』當成結論,例如教改,媒體說教改愈改愈亂,家長就這樣認同『很亂』了嗎?還是先去了解,到底亂在哪裡?你去追求事情的面貌,你就會靠近事情的真相,才會有自己的判斷。」馮喬蘭說,家長無法控管外在的世界,因為小孩也會接觸愈來愈多的訊息,如果家長擔心小孩沒有判斷力,家長應該要先有判斷力,把這個追尋真相的精神教給小孩,在面對如此多元的訊息世界時,孩子才會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會照單全收。

6.      (p. 91) 南方朔:品格教養要靠家庭與學校為主,社會化的過程永遠都是在侵蝕品格,現在與未來的社會一定是愈來愈多元複雜、是非有點不清楚,所以社會本身是在侵蝕教育、侵蝕家庭,這是一定的。當社會侵蝕的力量愈來愈強的時候,家庭與教育就更要堅持住。

7.      (p. 92) 李家同:要做好品格教育,永遠都要先從自己開始做起,老師或父母只要做個好人,就是很好的品格教育了。

8.      (p. 93) 李家同:要改變整個大環境,還是先把自己的榜樣做得好一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9.       (p. 95) 體罰讓孩子做很多事不是出於主動,而是基於害怕,養成被動學習、沒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10.  (p. ) 美國密蘇里大學品德教育教授Marvin W. Berkowitz:你不能跟個五歲的小娃談論如何「做個好公民」,或是如何「分配正義」。但是你可以叫他去「幫忙」、要「公平」、要「分享」。

11.  (p. 113) 美國總統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只教一個人認知,而不教他道德,就等於培養一個威脅者到社會中。

12.  (p. l23) 華德福老師邱奕叡:我們相信,教師必須對自身成長歷程有所體悟,透過回顧教師自己的生命經驗,教師才會看見並重視,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生命經驗。

13.  (p. 140) 最有效的品格教育不需要活動、形式或口號,一個真正愛孩子的老師,才是最好的典範。

14.  (p. 151-152) 和孩子討論品格的定義和方法,是很重要的過程;如果不通過他們自己的思考,就沒辦法內化成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他們想清楚了,再說出來,不但可以體會到自己的言語帶有承諾的力量,日後這些約定也更具約束力。

15.  (p. 170) 所有孩子該知道的重要人生大道理,五歲時都學過了,因此品格教育不在硬塞知識,更要著重生活的體驗,進而造成習慣的養成與信念的深埋。

16.  (p. 173) 父母老師能為孩子做的畢竟有限,也不鼓勵父母代勞,去剝奪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許多的擔心其實都是對未發生的困難預作壞的推測,孩子在這過程中得到的,反而是大人對他的不放心與不信任,也因此,需要花更多力氣去回應大人的不安。不妨給予適齡的信任,祝福孩子的智慧與機緣,並且信任他的潛力。要記得,改變孩子的最大力量是來自於「相信與期許」。

17.  (p. 177-178) 孩子,是不需要用嘴巴教的;成人生活的示範與演出,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學習。

18.  (p. 183) 品格養成教育,應該從幾歲開始?永遠不嫌太早。父母應該要認清,品格教育的基礎,是親子間大量的親密相處,並在日常生活中一再訓練及加強,使之內化,最後還要給孩子自己選擇,承擔錯誤的機會。

19.  (p. 192) 品格教育要「教導」,但是不是藉著教訓,而是需要陪伴。我們無法將所有「對」的事情列出清單,但是每天都有很多需要判斷是非對錯的事件,那些都是很好的教材。然而事情發生時,大人不一定在旁,往往錯失第一時機,因此要盡量撥時間陪伴孩子,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20.  (p. 194) 建立健康家庭最簡單有效的五個行動——相聚、擁抱、讚美、感謝、做家事。

21.  (p. 198) 透過閱讀,小孩有機會看見不同的生命風景,將故事角色展現的那些美好特質,內化為成長的養分和力量。

22.  (p. 203) 圖畫書讓小孩看見明確又具體的角色示範,使他們有認同和模仿的對象,激發他們實踐的動力。

23.  (p. 209) 身為父母的一個職責就是要協助孩子面對恐懼,不論這些恐懼為何,不要用言語和行為強化它們。例如,當你恐嚇小孩去做某件事,其實你是在教導他恐懼你的憤怒,如果他完全照你的話去做,只是因為他害怕後果。反過來說,當你不帶怒氣,心平氣和地和他討論他的行為,你是讓他處於一個不受威脅的環境。他會知道該怎麼做,因為他不是由於心生畏懼而做,而是你幫助他找到自己的道路。

24.  (p. 213)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比喻上面,人生是不可能像一場賽跑那樣合乎邏輯的。
 

【延伸閱讀】

1.      【閱讀】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教出英語力》

2.      【閱讀】《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

3.      【親子】史賓塞談品格教育的做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hlee0203 的頭像
    jhlee0203

    水瓶面面書寫幸福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