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號的《親子天下》,有一篇名為〈排行,影響性格的秘密〉的文章對於排行與教養給了五大提醒。這五大提醒對不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很具參考價值。茲分享於下:

1.      不做比較
【《親子天下》如是說】
「牧師黃國倫提醒,家長最好別在孩子之間做比較,尤其是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如聰明、胖瘦、貼心等。有時家長一句無心的比較會讓孩子記到老,孩子真的非常敏感。」
【水瓶面面的反省與分享】
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別在孩子之間做比較。還記得小時候,聽到長輩針對我們四姊妹做一些比較時,當我知道我在某方面的能力或天賦不是那樣被看好時,其實我是很受傷的。而我的女兒敏感如我,就算我無意比較,僅僅只是針對兒子的某些行為給予讚美,我還是要非常注意她的想法與感受,讓她知道她也有許多很棒的地方,媽媽肯定弟弟的表現,不表示對她的漠視與否定。

2.      不要急著處理紛爭
【《親子天下》如是說】
「衝突發生時,家長若沒有展現一套清楚的原則,只是依照情緒做裁判,孩子將無所適從。衝突不見得要當下解決,因為雙方情緒高漲,不管家長怎麼做,孩子都覺得不公平。通常與孩子個別相處時,講道理才有效。」
【水瓶面面的反省與分享】
當情緒高漲的時候,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聽不進道理的。當我們家兩個孩子出現紛爭時(幾乎每天都有),老大常會激動地動手打老二,如果我告訴她,不管怎麼樣,打人就是不對,要求她立即向弟弟道歉,個性超硬的她,就算道歉也是帶著怒氣、心不甘情不願。總是要等情緒過後,再好好跟她說道理,她才比較能夠接受。只是啊!下次再發生類似的狀況或情境時,似乎看不見媽媽先前的叮嚀與提醒在孩子身上起一絲絲效用,孩子既有的習性與行為模式很容易再度出現,頭疼呢!

3.      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親子天下》如是說】
「家長排解糾紛時先問『如果你很想要玩哥哥手上的玩具,可以怎麼做?』、『如果你的玩具被弟弟搶走,除了直接用力的搶回來,還有別的方法嗎?』不斷丟問題給孩子,讓孩子們懂得從衝突中學習。」
【水瓶面面的反省與分享】
我家兩個孩子感情好的時候,就是一幅和樂融融的溫馨畫面,但常常前一秒還玩得很開心,下一秒紛爭就來了,不是老大來告狀,就是老二。有一次,只有一杯果汁而兩個人都爭著要喝時,我拋出問題問他們:「兩個人都搶著要喝果汁,怎麼辦?」比較會讓姊姊的弟弟這時開口說:「那姊姊先喝,我再喝。」很開心那時我沒有急著以媽媽的身分下令要孩子們怎麼做,我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和平解決,皆大歡喜。有了此次成功經驗,我以後可要記得多用用這個方法,希望孩子們在衝突中學習解決事情。

4.      製造專屬時間
【《親子天下》如是說】
「讓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個別的專屬時間,不是所有事情都除以二。」
【水瓶面面的反省與分享】
我很喜歡和兩個孩子有個別的相處時光,讓他們在這一段時間感受到媽媽全心全意的溫暖對待。每週一是我們家老大的「外婆家日」,這晚她會很高興地留在外婆家過夜;老二則在這個晚上享有爸爸媽媽只給他一人的陪伴與疼愛。而我與老大的小約會,則在一次次晚上騎車回家的路上。老二習慣坐爸爸的轎車,老大喜歡坐上媽媽的摩托車,用小小的雙手環抱媽媽的腰,一路吹著微涼的風回家。路上,我們常會去買些可口的點心,帶回家和爸爸、弟弟一起享用。能有這樣一小小段時光膩著媽媽、跟媽媽單獨相處,老大超開心!

5.      輪流角色扮演
【《親子天下》如是說】
「讓孩子玩角色扮演,輪流扮演別人的角色,讓孩子有機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模仿對方做事情、甚至說話,孩子也可從扮演中得到很大的領悟。」
【水瓶面面的反省與分享】
這角色扮演的方法,我們家還沒試過,也許要等我們家這兩個小小孩再長大一點,同理心與心智成熟度都再高些時,再來嘗試看看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