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書名/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作者/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
翻譯/朱恩伶
出版/心靈工坊;20098月初版1

【水瓶面面如是說】
     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文章是〈獨生子女的優缺點〉,作者溫尼考特很精闢地就這個議題做分析。溫尼考特花了大半的篇幅闡述家中只有一個小孩的缺點,但結語會讓只有一個小孩的家庭感到壓力減輕:
    「妳八成以為,我會偏好大家庭勝過只有一個小孩的家庭。不過,我寧可只有一個或兩個小孩,然後盡全力照顧好,而不要毫無止盡的生,以致於到頭來根本沒有體力和心情來照顧他們。假如家裡只能有一個小孩,妳一定要記住,妳也可以邀請別的小朋友到家裡來玩,而且要早點開始。如果兩個小孩互相爭執衝撞,並不表示他們不該認識。假如真的沒有別的玩伴,可以養小孩或別的寵物,或者善用托兒所和幼稚園。假如妳了解,只有一個小孩的缺點多得數不完,那麼只要妳願意努力,就可以把它們的影響降到最低。」

【書中其他篇章的書摘】
小孩子對父母之間的關係其實是非常敏感的。或許該這麼說,假如家庭生活幸福美滿,最先察覺的人會是小孩,他會因此活得更輕鬆、更滿足、也更容易養育,他是以此來表達他的感激。

假如妳讓小孩發展自己的支配權利,就是在幫助他。雖然你們的權利會起衝突,但這是很自然的,總比強迫小孩聽妳的話來得好,即使妳認為自己的作法最好。而且,妳還有一個更好的理由:人人都喜歡按自己的方式來過日子。所以,何不讓小孩擁有房間的一個小角落,或一個小櫃子,或一小面牆?讓他根據心情、幻想和一時的興致,去弄髒或整理或裝飾他的小天地。每個小孩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小小地盤,也有權利每天佔據一點妳的
(還有爹地的)時間,這是他理當得到的……(後略)

升格做母親或父親的時候,絕對是我們自我犧牲的時候。平凡的好媽媽不用別人提醒,就曉得在這段期間,絕不可以讓任何事情打斷小孩與她之間的關係。然而,這個媽媽是否曉得,當她自然而然的這麼做時,她不但是在為自己的孩子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礎,而且,要不是她一開始就如此費心,小孩也無法發展出健康的心理?

妳們之中可能有人從事藝術創作,學過素描或繪畫,也可能捏過陶土,或是會打毛線、縫製衣服。做這些事情時,成品是妳們製造出來的,但寶寶不同,他會自己長大,母親只要提供適當的生長環境就好。
可是,有些母親卻把小孩看作手中的陶土,拼命捏塑,以為自己必須為結果負責,這其實大錯特錯了。如果妳也有這種感覺,就會被過重的負擔壓垮,因為那根本就不是妳的責任。如果妳可以接受「寶寶是個蓬勃發展的小生命」這個想法,妳就可以一面回應他的需求,一面從容自在的站在一旁欣賞小寶寶的發育,並從中得到樂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