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薛仁明
出版/時報;20128月初版一刷

【水瓶面面如是說】
好長一陣子沒看到觸動我心的教養書了,
薛仁明先生的這本《教養,不惑》讀來令人歡喜,也帶給我諸多省思,
與大家分享以下的書摘,
希望您也會有興趣找這本書來讀讀!

【書摘】
教育之要,「簡靜」二字。大人朗然清安,小孩才可能吉祥止止。今天教育之崩解,部分原因正是被大人急壞的。小孩還沒變壞,大人就先急出了躁鬱症。結果,愈急愈壞,愈壞愈急。身處在急成一片的躁鬱時代,令人格外想念「簡靜」歲月裡的天清地寧,也讓人懷念「簡靜」時日中人應有的自在與安然。

小孩直覺佳,音節韻律感尤強;他們但凡經常頌詩,自然妙韻天成。一旦過此年紀,音律遲鈍,直感不再,國文課那種分析式的古詩讀法,不僅事倍功半,更會讓讀詩變成了苦事一樁。

學習之事,貴在一個「興」字
;尤其小孩,存個歡喜之心,深根發芽,來日總是可長可久。學習難免要有勉強,但勉強過度,就一定變成了填鴨,也必然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但凡在興頭上,小孩學啥都快,學啥都好玩。懂得的,好玩;不懂的,更好玩。
(中略)真要說,在意懂多懂少,純粹是大人的問題;小孩一向不受此困,他們可從來就沒這個問題。對他們而言,凡事但須興致盎然、意趣非常,足矣!

現今學生明明從小就有閱讀活動,但不知為何,遇到較繁複之敘述,多半卻步,反射式地排斥,連試都不願一試。這係因他們從小習於淺閱讀,慣於被迎合;只讀懂的,只看成人遷就於他的所謂兒童讀物與兒童節目。一旦習慣了輕鬆容易,當然要排斥費神難解。現今的閱讀運動,學生自然歡喜,也似乎養成了他們的閱讀習慣;但這種習慣,長久看來,卻未必是好。
如何才不算是淺閱讀?我指著六歲的薛朴說,譬如他看京劇,哪會全懂,但分明有著好感;再譬如他們姐弟讀《三國演義》,又好比古人幼年讀經,更好比我們童稚時聽大人講古,甚至只是閒話家常;凡此,都只懵懂,卻有助於小孩開向一個可嚮往之未知。現今小孩最欠缺的,其實是那一個可嚮往的未知。他們對這個世界,少了份虛心,因此就失去了興味。

詩人楊澤曾對某位美食作家言道,人過中年,盡可能要少吃外來的料理,應設法回歸幼時熟悉的飲食方式;否則,身體會受不了的。
說得好。
請容我稍作解釋:人在中年之後,身體漸衰,脾虛胃弱;幼時之飲食,脾胃最為熟悉,對於身體最沒負擔,最是合宜。若至此年紀,仍一味尋新獵奇、廣吃濫食,那免,難免就要自召戕害了。

儒釋道三家,皆生命之學,皆智慧之學,都是教人清朗,教人自由,教人明白自身之學問。儒釋道三家,都提醒著世人,教育之事,最忌「以盲導盲」;若以自身之無明,「努力」鞭策他人、「竭誠」鼓舞別人,如此好為人師,看似教育,實則造孽,終究都是災難一場。

教師之首務,是自身清楚、是內心明白。有此清楚明白,對於學生,就已是最好的示現了;即使默然無言,都遠遠勝過糊塗無明的千言與萬語。今天的老師,其實都說太多了。好的老師,本毋庸多言,更不必時時說法,但見語默動靜,自有一番感染力道。這種無言之教,在老莊,名曰「大化無形」;若在儒家,則稱為「身教」;如果是孔子,他就會笑著說道,「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同樣地,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畢生受益者,絕非時下流行的提早開發聰明,學盡才藝,然後再塞滿各種知識;反此,都難免揠苗助長,終至適得其反。事實上,在孩子的學習中,父母親的自在與安然,才是最深刻的無言之教;同樣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父母親的清楚與明白,也才是最受用不盡的資糧。

好的事物,必然清潔明亮;好的理論,也必讓人神清氣爽。神清氣爽的老師,才是教育之根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之本務,本是幫學生解除困惑;如果老師自己都一肚子的困惑,那麼,還談什麼教育呢?

「成親」這詞兒極好,男女因為姻緣,從此成為至親。

書不要讓小孩自己去借閱,他們年紀還不到。可以讓他們選擇那些我們過濾過的書,但不要讓他們漫無方向地自由選擇。只要是完全自由,通常就是選擇最輕鬆、最刺激、最感官的東西,這是人性之必然。

有些東西得慢慢鍛鍊、慢慢熏陶。鍛鍊是剛開始時,必然吃力,不妨稍稍勉強、稍微做些規定,譬如背書;熏陶是讓小孩跟著我們做同樣的事,我們做,小孩在一旁看,看久了,他們心中開始會有些感覺;這時,我們成長,他們也跟著成長。現在的教改,卻要我們配合小孩學這學那;他們學什麼,我們程度往下拉,也跟小孩一起學習。這不叫學習,這叫墮落。
我們從孩子很小時,就不帶他們去看那種為兒童製作的節目;我們出門也很少遷就他們而去那種專門取悅小孩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我們要去拜訪朋友,帶小孩去;我們參加活動,小孩跟著去;若是不乖,還會告誡他們不可再犯,否則會被修理,幾次之後,他們就有一定的規矩,就會乖乖地坐著;久而久之,他們漸漸能從我們的去處獲得益處。別人還在看兒童劇,他們早就可以到劇場看正式演出了。但是,真要論小孩的天真童趣,他們又完全不比別人少。

對小孩的原則是:可勉強,但不能壓;可引領著走,但不要拖著走。小孩年紀愈大,愈有想法;如果硬壓,反彈就大。當他還小,我們對待他有彈性;將來青春期時,他的彈性也會出來;不僅對自己,對別人也會有種可呼吸、可轉圜的彈性。這點很重要。如果我們太嚴格,將來他對自己、對別人,也容易過於嚴苛。很多悲劇都是太認真的人造成的;認真是好事,但有其臨界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