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士鈞(哈克)
出版/方智;2013年10月初版
【水瓶面面如是說】
這本書比我預期得還要好看,
會想要細細品讀,捨不得一下子就看完!
我喜歡作者哈克的筆觸,
很溫暖、很療癒人心。
看完這本書,我要繼續來讀哈克的前一本書《做自己,還是做罐頭?》,
期待能繼續得到溫暖的療癒與感動。
【書摘】
幸福,不是因為沒有壓力,不是因為輕鬆舒服,不是因為什麼都有了、都完成了。這個幸福,正是:有挑戰,有壓力,有事情要處理;同時,有親情,有朋友,然後能停留在凡人的世界裡,和情交會。
於是,當我有壓力的時候,當我有責任的時候,當我有任務或挑戰的時候,我開始會提醒自己:在這個有壓力、挑戰的當下,我仍然可以有與情交會的時刻,而不是一直等著無憂無慮的時刻來臨。
愛,是彼此凝視,才有的。我凝視你,所以我的愛流過去;你凝視我,所以你的愛流過來;因為我們彼此凝視,所以繼續有愛。不是找到一個完美的人來要我,所以我幸福;而是我真的有了給愛的能力,所以可以找一個彼此給愛的對象。
人,如果被另一個人珍視的凝視,就更有了明亮的理由。因為有人這樣凝視我們,我們才敢偷偷的相信我們值得被愛。然而,我們常常因為等待被凝視、被愛,而忘了可以先凝視、先給愛。所以,會不會與其一直一直等待有人完完全全的愛我們;不如我先發動,好好凝視你。
沒有學會暖自己的心之前,不要進入婚姻。
沒有學會暖別人的心之前,不要說我愛你。
吉利根博士(Gilligan)說:「憂鬱、焦慮,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的任務不是要去除憂鬱焦慮,而是在憂鬱焦慮的時候,要『記得繼續成長』。也就是說,成長的路上,本來就會憂鬱焦慮,所以憂鬱焦慮,是要走過的,是要迎向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繼續成長。」
你可以把握每一次機會,在身旁的人出現自我懷疑時,不跳過、不忽略、不假裝、不粉飾,然後真實地說:「是的,一部分的你,真的像你所說的,而我認識的你,還有另一個部分,是__________。」
生命裡,我可以選擇期待伴侶給我「無條件的愛」,也可以選擇做一個新決定,只從伴侶那裡要一點愛,然後努力奮起,負責給自己一些愛。我負責起自己生命基底的六十分,那麼伴侶給的愛,就像是加分一樣,會從六十分往上加。
要怎麼樣才能活成這個城市的風景?投入去活、投入去愛、投入去給、投入去觀看,都是關鍵。與其在困住的親近關係裡卑微無力地活著,不如想辦法專注投入去活出一個吸引人的樣子!讓黯淡已久的自己,散發伴侶不一定看得見、路人卻會被你吸引而停留目光的時刻。這樣是不是很酷呢?
「心暖了,家就在了」說的是:暖自己的心,是成家的第一步,是擁有一個家的核心能力。我們會累、會挫折、會厭煩、會想把對方推開,所以,當我累了、挫折了、厭煩想推開對方時,我直接開口說:「夫人,我的內在空間很小。」然後,開始行動,暖自己的心。
伴侶關係會卡住,是必然。伴侶關係卡住了,卻難以脫困,是常態。在這樣的必然與常態裡,關鍵並不是找到一個理想完美伴侶,而是要擁有流動的好能量。好能量怎麼來?朋友的滋潤或親情的溫馨。更可靠的是,投入地做著我享受的事,所以我不卡死。
錢穆這麼說:「人當於此一死限未臨之前,而先有其完成。故人當求其隨時可死。」這句話,如當頭棒喝,活了四十幾年,我一直都很怕死。我的力氣,常常都用在害怕死亡上頭。錢穆這句話,讓我發現,我如果夠有智慧,就得開始把力氣,從「害怕死亡但又不能怎樣」,移動到「隨時隨地準備好可以死」。
錢穆提供了很重要的路徑:「君子時時盡其職責,人生隨時完成,所以不怕死。」怎麼樣可以盡其職責,怎麼樣可以隨時完成呢?錢穆提到的路徑裡,我覺得最能夠落實在日常生活裡的,是「父慈子孝」。(中略)
如果因為事業繁忙,而錯過和孩子親近的機會,用錢穆的概念來說,就是沒有真的把當父親或當母親的慈愛,好好地傳遞給自己的孩子。這時,遺憾就很深,即使事業經營得很完美,人生卻沒有一種完成感。反過來說,當我們真的做到父慈子孝,當爸爸媽媽的,好好陪孩子玩、作菜給孩子吃、讓兒子女兒在爸爸媽媽的身上滾來滾去,甚至在被臂彎裡安睡。這時父親母親的慈愛,是那麼完整地傳遞給了孩子;父親母親的心,就好好安放在孩子的心上了。
如果我們用心、單純地愛著身邊的人,而正好身邊的人也願意愛著我們,那麼愛就完成了。於是,說不定,對於死亡的害怕,會悄悄地變得小了一點點。
在生命的重要時刻,可以停下來問:「現在的我,是活在生命的流裡嗎?」過去幾年,你最享受的是什麼?最近的你,還享受嗎?如果享受,那真幸福。如果不再享受了,不再有熱情了,那麼,你生命的流,流到哪裡了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