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俐容
出版/ 張 老師文化;2012年5月初版1刷
【水瓶面面如是說】
讀兒童EQ教育專家楊俐容在書中寫她的母親,讓我也想藉由文字爬梳母親一直以來是如何地陪伴著我,並對我的人生產生何等影響。
【書摘】
管教孩子,過度嚴苛怕他受不了;太過寬鬆又怕他不當一回事。如何拿捏管教分寸,的確是父母的大課題;在情感上溫暖接納,行為規範則嚴格要求的民主教養方式,通常最能教出表現佳、品格好的孩子。
在演講的場合裡,經常碰到為人父母者提出「要怎麼做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如何解決孩子……的困擾?」之類的問題。然而,多年的親職教育工作經驗,讓我體認並印證佛洛姆的觀點。我發現,如果父母問的是「我想暸解孩子為什麼……」、「我渴望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也就是說,父母對瞭解孩子的渴望勝過要孩子依照自己的期望行事的欲求;那麼,在解決問題與增進親密這兩件事情上,父母已經掌握了大半的先機。
佛洛姆認為愛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態度,而「亟欲暸解」就是愛孩子最堅實的態度。
「自戀式的、擅權的和占有慾的女人,在兒童幼小時,都能做個『慈愛的』母親。然而,唯有真正具有愛心的女人、在給予中比在接受中更快樂的女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穩動扎根的女人,才能在孩子與自己的分離中做個充滿愛心的母親。」佛洛姆在其名著《愛的藝術》中如此論述。
在我的親職教育生涯中,我逐漸體認到在和孩子共處的時光裡,只要父母具有和孩子一起投入某件事物的專注姿勢,這種美好的共感就會成為他心靈的「時間點」。
「如果我們能夠專注,做的事情是什麼,無關緊要;無論是重要或不重要的事情,這時都會顯露出新的真實面目,只因為,我們全副注意力都放在上面。」——E.佛洛姆,《愛的藝術》
(中略)
因為曾經感受,自己成了母親之後,我很自然地遵從了佛洛姆所說的專注原則,也就是「充分地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地;當我正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不去想下一件要做的事情。」孩子們知道,再忙,當我們共處時,即便只是短短數分鐘,「這一刻所做的事,一定要是唯一重要的事。」
(中略)
給孩子當下的專注,和孩子一起掌握此時此刻、此情此景的感受,將提供孩子一生受用無窮的源頭活水,也是父母之愛最美好的姿勢。
「沒有任何預期就意味著沒有傷心,沒有焦慮,沒有罣礙,沒有不祥的預感……。一個富創造性的人,完全活在此地和此刻,是一個生活中不為未來或過去牽掛的人。」——A.H.馬斯洛,《存在心理學筆記》
詩人艾默生說:「人類不是延續便是回憶,他不活在當下;回顧的眼睛總是悲嘆過去,輕忽周遭種種的富饒;他總是踮起腳尖望下未來……。除非他能超越時間,活在當下的自然中,否則他不可能快樂、堅強。」這不只是詩人敏銳的文學感受,也是人本心理學家對於健康成熟人格的看法。
「對現實的逆來順受,有種白忙一場的味道,而且還連帶著一種消極的想法,彷彿一切都無所謂,人生也不值得活。」——D.W.溫尼考特,《遊戲與現實》
有趣的是,多數的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多半能夠允許小毯子、假扮遊戲、童話、故事的存在。但隨著孩子日漸長大,面對理想、生涯、婚姻等重大抉擇時,父母卻忘記這個第三世界的真實與重要,期待孩子放棄內在的想像,認同外在的現實。父母確實「為孩子的幸福著想」,只是不明瞭,對現實的逆來順受,無法為個人帶來幸福,唯有與內在想像連結,才能看見豐富的外在世界;而唯有在此兩者交會處,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真實世界,才有機會找到自己的幸福。
溫尼考特說:「即令是母親,也是透過體驗才學會做母親的。……母親們如果知道自己會隨著體驗成長,應該會好過些。但是,如果她們一開始就以為必須努力讀書,才能學會做個完美的母親,就走錯路了。」
母親的角色:接納、瞭解、無條件、放手、共感
溫尼考特認為寶寶是個蓬勃發展的小生命,他會自己長大,母親只要提供適當的生長環境就好了;如果母親把孩子看作手中的陶土,拚命捏塑,以為自己必須為結果負責,就會被過重的負擔壓垮。只要能夠全然接納自己和孩子的真實面貌,親子自然都能散發生氣蓬勃的特質,享受做為一個人的快樂。
「放手」是最不容易的事。佛洛姆說:「母親對生命有信心,就不會過度焦慮……,在母親的生命中必須有這樣的希望,希望孩子日漸獨立,終致同她分離。」被鼓勵獨立與向外開展,除了和母親的連結之外,也能感受與其他生命交會的美妙的孩子,會培養出健康的社會興趣,並從中獲得鼓舞與支持。
- May 24 Thu 2012 04:04
【書摘】《生命禮物:遇見夠好的媽媽》(楊俐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