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管在台灣或美國,在我的生活周遭總會碰到一直嘰嘰呱呱向小孩問話的大人,
也老是看到把孩子的生活排滿到水洩不通的爸媽。
沒有給孩子空間最大的副作用是:
孩子沒有機會學習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從小就依賴他人安排自己的起居、甚至不快樂。
而因為沒有與自己獨處的機會,
讓好多小小孩害怕獨處,不能安心度過與自己在一起的寧靜時刻。
(中略)
在我們學校的每一間教室裡,都特別規劃出一個『寧靜角落』。
儘管每一間教室的寧靜角落設計不同,
但每個小小角落都有共同的特質:隱密、溫暖、舒適,
且都安排在面對戶外小叢林的窗戶邊。
隱密、溫暖和舒適,讓孩子的身、心、靈都能暫時休憩,
可以安心的在那裡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陽光、綠林和白雲,讓孩子什麼也不想的享受自然的平靜和動力。

你或許會質疑,
身處在寸土寸金的台灣,你能為孩子設置一個小小的寧靜角落嗎?
可以的,只要你願意。
你一定可以在家裡,找到一個小空間,
哪怕只是桌子下的一角,放上了舒適的靠枕、軟軟的地毯、柔和的小燈,
就能讓它成為孩子專屬的小空間。

在女兒寧寧三歲前,
我們住在一間小小的公寓裡。
家裡沒有幾樣家具,連飯桌都是先生從公司揀回來的空電纜管。
在那樣的小公寓,我們利用廚房連結客廳的突出小角落,
為寧寧設置了她專屬的玩具架、小書籃。
也利用客廳大桌子的邊側,放了小靠枕,變成了她的寧靜小空間。

每天總有數次,兩歲的寧寧會鑽進那個小空間,一個人在裡面,
有時靜悄悄的、有時又嘰嘰喳喳的好一陣子。
我常常在想像,那個小空間裡,一定充滿著想像的彩虹,一定藏滿了夢想和希望。
雖然我進不去,只能遠遠的想像,
但那就是我對女兒的愛——給她空間,做自己。」
——李坤珊,《親子天下》201111月號,p. 75-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