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面面如是說】
這首童詩是面面在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贈的《伴我成長 親子禮物書:給3-6歲孩子一份愛的禮物》這本冊子裡讀到的,原收錄在信誼《小袋鼠》幼兒教材中。這首詩將「大、小」的概念鮮明表達,且頗富想像力,令人喜歡!
- Oct 18 Sat 2008 07:04
【童詩欣賞】〈我變小了〉(李紫蓉)
- Oct 17 Fri 2008 15:13
【繪本語錄】重要的是 你就是你
- Oct 16 Thu 2008 07:14
【書單】林真美老師推薦給3~6歲小孩的34本幼幼繪本
- Oct 15 Wed 2008 21:16
【書單】林真美老師推薦給0~3歲小小孩的15本幼幼繪本
- Oct 15 Wed 2008 07:36
【女兒塗鴉】生氣的小朋友(3y)(97.9.30)
↓幸恩對於自己的創作很有想法,她不會只是說她在畫「小朋友」,她描述她的畫會有簡短的故事情節。她說圖畫裡的這位小朋友在生氣,因為媽媽不跟他玩。(小朋友腳下咖啡色的那一整片,幸恩說是「腳踏板」。)
- Oct 14 Tue 2008 07:45
【繪本語錄】神奇的種子
- Oct 13 Mon 2008 09:30
【媽媽經】對老二的愧疚
下午兩點多,幸恩姊姊(3y)還在外婆家睡午覺,媽媽獨自帶著小軒(1y2m)到書店逛逛。平常,媽媽去哪裡,幸恩姊姊都會想跟,媽媽不會開車,只會騎摩托車,一次只敢載一個人,所以每次都是帶幸恩姊姊出門,小軒則託外公、外婆照顧。若是媽媽或二阿姨提議這次要不要換小軒跟媽媽出去?幸恩就會哭哭,說媽媽一定要帶她去,這點真是拿她沒輒。如果媽媽會開車就好了,一次可以同時帶兩個孩子出門,雖然帶著兩個稚子一道外出還真的滿辛苦的,但就不會有顧此失彼的問題。可我真的對學習開車感到十分恐懼、也沒有信心、且目前時間也不允許……
話說回來,今天好不容易逮到一個可以獨自帶小軒出門的機會,即刻整裝出發、逛書店去。外公幫媽媽在機車腳踏板上放了個藤椅,給小軒坐,平日多是坐轎車出門的小軒,還不太習慣坐摩托車,因此顯得有些害怕、抗拒。不過,到了書店可就開心了,這裡跑過來那裡跑過去的,看到一位阿姨坐在書店一角看書時,還跑過去跟阿姨笑一笑,然後又微笑著跑開。也喜歡到處翻書、搬書,媽媽的工作便是負責收拾善後。
- Oct 12 Sun 2008 20:06
【女兒】美術課的黏土作品:草莓(3y)
↓這是幸恩在美術課完成的黏土作品——「草莓」,草莓上頭的繩子是老師幫忙固定上去的。
- Oct 11 Sat 2008 20:56
【育兒智慧】讓孩子從獨處中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
以下文字摘錄自《8顆糖教出國際力》一書,p.115-116
- Oct 10 Fri 2008 20:21
【育兒智慧】如何面對、處理孩子哭泣
以下文字摘錄自《8顆糖教出國際力》一書,p.75
- Oct 09 Thu 2008 20:45
【兒子】巧虎是最愛(1y2m)(97.10.8)
小軒一直很喜歡巧虎,愛看巧虎DVD,也愛看巧虎讀本。今早,小軒是家中第一個起床的人,媽媽好睏,還在床上賴著。已睡飽的小軒心情好,精神也很好,不黏媽媽,願意自各兒找樂子去。閉著眼躺在床上想再小瞇一下的媽媽,直聽到小軒開心地發出聲音。後來幸恩姊姊(3y)也起床了,說她要尿尿,媽媽不得不離開溫暖的床,起身幫幸恩姊姊準備小尿桶。媽媽見小軒自己拿著巧虎讀本翻閱著,高興地指著讀本裡的圖片。原來小軒發出聲音是因為看到巧虎,開心吶!
媽媽平日讀其他小書給小軒聽,小軒大多興趣缺缺,惟獨巧虎讀本百看不厭。每個孩子進入美麗而海闊天空的書本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幸恩姊姊在小軒弟弟這個年紀時,媽媽帶她看《你真好!》、《親愛的動物園》、《Fuzzy Yellow Ducklings》等繪本,她都好喜歡,然小軒一本也不愛!無妨!就讓巧虎當橋樑,引他進來閱讀花園裡賞花吧!
- Oct 08 Wed 2008 20:32
【女兒】用廣告傳單做手提包(3y)(97.10.4)
↓喜歡拿廣告傳單做勞作的幸恩,這回用廣告傳單做出一個手提包。幸恩的作品越來越具象化了。
- Oct 08 Wed 2008 07:53
【女兒童語錄】「弟弟以後是小老師喔!」(3y)(97.10.6)
早上,幸恩拿著彩色筆在玩遊戲本裡的「連連看」,小軒弟弟(1y 2m )看到姊姊拿彩色筆,也過來插一腳。媽媽原本預期幸恩會有點生氣地向媽媽抱怨:「媽媽,弟弟又要來搗蛋了,他要搶我的彩色筆!」結果幸恩這回的反應完全與媽媽預期的不一樣,她笑著對媽媽說:「媽媽,弟弟以後是小老師喔!他想幫我畫畫耶!」
呵呵,我喜歡觀察孩子的語言及孩子對事物的反應,孩子的天真無邪和可愛的思考邏輯,總令人會心一笑,覺得真是有意思!
- Oct 07 Tue 2008 10:44
【女兒】不許丟掉「垃圾袋」(3y)( 97.10.6)
今天中午,幸恩將廣告傳單撕成一小張一小張的小紙片,說是「垃圾袋」。後來媽媽和外婆看她不玩了,便說:「我們一起來收拾這些小紙片吧!」外婆帶頭把小紙片丟進垃圾桶裡。正值喜歡丟垃圾這個動作的弟弟小軒(1y2m)和表妹小蓉(1y2m)看到了,也都過來想幫忙。這時,只見幸恩非常激動地一邊將外婆已丟入垃圾桶的小紙片撿出、一邊大喊:「這是垃圾袋ㄋㄟ,是我要的,不可以丟。」幸恩對於大人沒有經過她的同意,擅自將她的「垃圾袋」丟棄,顯得十分在意,哭鬧著。媽媽見狀,拿出一個小袋子,跟幸恩說:「那我們把『垃圾袋』裝進這個小袋子,好不好?」幸恩接受了媽媽的這項提議,和媽媽一起把一張張的小紙片放進小袋子,然後媽媽把這個裝滿小紙片的袋子包進幸恩的毯子中,讓幸恩抱在懷裡,笑著跟幸恩說:「這是妳的小寶寶喔,要抱得緊緊的,保護它喔!」,幸恩聽媽媽這樣說,覺得很有趣,心情上也較先前來得放鬆。但幸恩還是很害怕別人再去破壞她的「垃圾袋」,一度直抱著、守著毯子。
曾看過書上寫著,這階段的孩子有他對事物完美而獨特的堅持,這堅持可能是大人在未細細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前,很難理解的。如果大人以自我本位出發,不尊重孩子,一再破壞孩子心中對事物完美而獨特的堅持,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是有害的。雖然某些時候孩子的堅持,在大人看來似乎莫名奇妙、頗難了解,但還是先尊重孩子吧!孩子若能得到大人充分的尊重,將來必也能成為一個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其他個體的人。
- Oct 06 Mon 2008 22:47
【語錄】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父母的每一點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整潔、勤勞、節儉的習慣,都會從孩子身上反映出來。這些美好的德行與習慣,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裡,不僅影響著父母自己的人生,也造就著孩子的人生。它既是現在,也是未來家庭中,最寶貴的財富。
什麼是教育,這就是最偉大,也最有效的教育。」
- Oct 05 Sun 2008 23:02
【書信】Maggie寫給面面
- Oct 04 Sat 2008 23:53
【女兒&兒子】施打流感疫苗(3y&1y2m)(97.10.4)
↓一早帶兩個孩子到診所施打流感疫苗。等候時,兩個孩子開心地坐著診所前的電動車。
- Oct 03 Fri 2008 22:10
【媽媽經】琢磨耐性這一課
晚餐時,女兒幸恩(3y)看到餐桌上有一盤她好愛吃的杏鮑菇,便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杏鮑菇,可是,媽媽不要夾太多喔!要留一些給別人吃,這樣才是好媽媽喔!也才是好人。」
呵呵,這孩子心情好、情緒穩定時,就是這樣一副乖巧懂事、惹人喜愛的可愛模樣;可一耍起脾氣,那驚天動地的哭鬧聲和當下怎麼樣也不聽勸的執拗,真是在在考驗著媽媽的耐性。以前總認為自己的脾氣不算差,但等孩子大到有自己的自主意識,對於某些事,固執地想要怎麼樣就是要怎麼樣時,才發現身為媽媽,要無時無刻維持好性子和優雅的言行舉止,還真是不容易。媽媽這條修行路漫漫,光是琢磨耐性這一課,目前看來修成「正果」之日還頗為遙遠。努力修為中,為自己加油!
- Oct 02 Thu 2008 23:00
【心情】2008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初選入圍感言
一直覺得自己的部落格無特出之處,僅僅只是個平凡媽媽碎碎念的格子,所以當初報名參加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時,有些兒猶豫,擔心自己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哪能和諸多優質部落格相比?後來決定姑且一試,感謝評審抬愛,讓面面多了些自信與自我肯定。
能得到初選入圍,面面已經很開心、很滿足,不敢奢望能再進入決選。其實,不管評審結果如何,哪怕連初選都沒有入圍,面面都不會改變書寫部落格的初衷:為孩子紀錄成長點滴、與同為人父人母的朋友分享親子教養書摘及語錄。面面會繼續在這兒書寫尋常日子裡,一次又一次遇見的小小幸福,還望各位親愛的朋友、看倌繼續鼓勵、支持喔!愛你們!
- Oct 02 Thu 2008 22:37
【陳芳明談閱讀】閱讀是開展生命格局的方式
並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再閱讀,但是有些書在生命中確實不可輕易放棄。知識的累積,沒有一定的法則,也沒有特殊的祕訣。不停閱讀,無終止的閱讀,是追求知識的必要途徑。每個人的生命格局極其有限,智慧也許可以從生活歷練產生,但畢竟是屬於自我的世界。能夠開展格局的方式,就必須與別人的生命經驗相互對話。閱讀是構成對話的一道橋樑。通過閱讀等於是進入另一個生命領域,可以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夜讀時刻,正是心靈與心靈相互對話的契機。遠方的,陌生的,逝去的,異域的作者靈魂,容納在每一冊書籍。沒有被閱讀的書,羅列在架上,只能視為一排排的墓誌銘。唯有啟開書頁,作者的魂魄才有可能甦醒過來。來自天外的作者,走到桌前,坐下來促膝長談,跨越時空的對話於焉展開。兩個陌生的靈魂相互試探,想像就在那個時刻盛放,思想也因此而擦出火花。
——語出2008年10月2日《人間福報》副刊,陳芳明的〈再閱讀及其愉悅〉一文
- Oct 01 Wed 2008 23:19
【語錄】耕耘一片好心地(夏瑞紅)
「在孩子的教育上,切莫人家流行比西瓜大小,就跟著施肥下藥搶種西瓜,
種到最後把田都弄貧脊了。
- Sep 30 Tue 2008 22:53
【女兒】雲門舞集的生活律動親子課程初體驗(3y)(97.9.20)
下午,媽媽帶滿三歲的幸恩到雲門舞集舞蹈教室上一堂體驗課程。幸恩一進教室,看到牆上有一大片鏡子,開心地對著鏡子擺出各種姿勢(註:幸恩如果心是處在自在、敞開的狀態,其實是頗有表現慾的孩子哩!);開始正式上課後,大動作發展顯得比同年齡孩子來得弱的幸恩,因為無法很輕易、順暢地完成老師希望小朋友完成的動作,臉上總掛著些許不安與擔心。還好,這是親子課程,有媽媽在旁穩住幸恩的心。平常跳起舞、動起身體挺笨拙的媽媽,這回為了幸恩,可也豁出去了,整堂課下來,媽媽流的汗比幸恩還多呢!
體驗課程結束後,一位老師帶領小朋友先到教室外吃餅乾、玩玩具,家長則留在教室聽進一步的課程說明。小朋友才被帶出去沒幾分鐘,便看到幸恩大哭進教室要找媽媽。看來,要擺脫與媽媽分離的焦慮,還得等上一段時日。沒關係,孩子妳慢慢來,媽媽相信妳終有安心鬆開媽媽手的那一天。
- Sep 29 Mon 2008 23:27
【語錄】從遊戲中得知孩子的天性和興趣(洪蘭)
「父母怎麼知道孩子的天性和興趣在哪裡,以順其自然發展呢?父母需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觀察他遊戲的情形。遊戲是孩子天性最流露的時候。一般來說,孩子會玩他最拿手的項目:球玩得好的孩子會去玩球,老是接不到球、投不準的孩子會去玩別的東西。因為人都不喜歡挫折,孩子也是。做得好的,正回饋會使他特別喜歡去玩這個東西,久而久之,就變成他的專長了。所以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最拿手,人喜歡做自己拿手的事。」
——《親子天下》創刊號,p.24
- Sep 29 Mon 2008 08:19
【語錄】閱讀知識書 讓孩子習於深層思維
「閱讀知識書和閱讀文學作品一樣,不急著要答案,而要放慢腳步,慢慢享受。對學習者來說,閱讀非關獲得或記住多少知識,而在活絡思考,習於深層思維。因此,老師父母不要使孩童僅做『知識接受者』;而是要不斷挑戰他們,讓他們讀完後提出問題和看法,活潑其知識。只有知識活絡起來,我們才得以從縛手縛腳的考試分數脫離,開拓思維與視野。」
——《親子天下》創刊號,p.208
- Sep 28 Sun 2008 23:05
【網路資源】英語童謠網站:NIEHS KIDS’ PAGES
這個網站按字母順序從A到Z收錄了大量的英語童謠,找到某首童謠的名稱,就可以聽到整首童謠的旋律,適合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跟隨旋律學唱英語童謠喔!網址如下:
http://kids.niehs.nih.gov/music.htm
- Sep 27 Sat 2008 23:11
【女兒塗鴉】男生和女生(3y)(97.9.21)
↓幸恩說左邊是男生,右邊是女生。媽媽問:「這兩個小朋友在做什麼?」幸恩答:「在工作。」媽媽接著問:「在做什麼工作呢?」幸恩剛好瞄到彩繪石頭的工具盒,便答:「他們在彩繪石頭。」
- Sep 26 Fri 2008 23:05
【教育語錄】教育,一切都是為了學生(陳之華)
在陳之華的《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一書中,讀到下面這段文字,感動於芬蘭教師對學生的用心與愛:
「2007年入冬的十一月間,我在約瓦斯曲萊大學教育主管學院,與院長和一位資深研究學者聊了將近兩個多小時。他們都分別當過幾十年的中學老師,因此實務經驗和教學理念都相當豐富。在談話中,彼此交換的議題非常多,不過讓我最動容的,莫過於話題談到老師『自由度』與『被尊重』程度的時候……
- Sep 25 Thu 2008 23:32
【女兒】對玩伴的需求(3y)(97.9.25)
幸恩之前常常嘴裡會說,我的朋友如何如何的,但那都是幸恩假想的朋友,媽媽若問幸恩,想不想交真正的朋友?幸恩總是會說:「不要,我只要假的朋友。」
這種情況在最近有了一些改變。幸恩開始對真正的玩伴有了需求。到餐廳用餐時,看到一個不到兩歲的小妹妹,幸恩湊到小妹妹面前,低著頭輕輕地對小妹妹說:「我可以跟妳做朋友嗎?」可小妹妹還不太會說話呢,無法給幸恩一點點小小的回應。前天下午到圖書館,幸運的幸恩遇到了一位比她長將近一歲的小姊姊,這下幸恩總算找到可以互動的玩伴了。
- Sep 22 Mon 2008 22:18
【女兒】廣告傳單這樣玩(2y11m)(97.9.19)
↓媽媽有買剪剪貼貼的遊戲本給幸恩玩,幸恩有時候玩了一會兒,會說:「我要按我自己的意思剪,媽媽有沒有不要的紙可以給我剪?」媽媽就把廣告傳單拿給幸恩使用。幸恩又剪又摺,又黏雙面膠的,而且總是能對自己做出的東西馬上予以命名。底下是幸恩口中的「大嘴鳥」。
- Sep 22 Mon 2008 07:12
【女兒】美術課玩水彩:小綠耳朵掛飛機(2y11m)(97.9.17)
這是幸恩第一堂美術課,太陽老師帶小朋友玩調色遊戲:將小藍(藍色)加上小黃(黃色),小綠(綠色)就出現囉!
幸恩邊玩水彩,還邊和太陽老師聊天。幸恩跟老師說:「我家弟弟小軒很調皮,如果跟小蓉(註:小蓉是晚小軒四天出生的表妹)搶東西,搶不贏,就會用咬的。」有媽媽的陪伴,幸恩放心、開心地與太陽老師互動著。太陽老師有讓人覺得親切、溫暖的人格特質,相信等幸恩跟太陽老師越來越熟稔了,就算媽媽不在教室陪著,也能自在快樂地學習。
- Sep 19 Fri 2008 23:40
【兒子】「沒有、不見了」的手勢(1y2m)
↓小軒最近很喜歡比「沒有、不見了」的手勢。如果問他:「爸爸ㄌㄟ?」或「阿公ㄌㄟ?」,他會看看四周,如果爸爸或阿公不在,他就會比出像下面照片裡這樣的手勢。若請他找某一樣東西,他找不到,也是會比出這樣可愛的手勢。(附帶一提,小軒最近也很喜歡搖搖頭,搖頭時,頭會有點低低的、歪歪的,看起來真的滿像歌手阿吉仔唱歌的模樣,十分逗趣!)
- Sep 18 Thu 2008 23:01
【女兒塗鴉】蝌蚪.爆炸頭髮(2y11m)(97.9.15)
↓幸恩畫蝌蚪。幸恩在美術館園區見過蝌蚪,但媽媽想幸恩對蝌蚪形體的掌握,應主要來自一首名為〈蝌蚪〉的兒歌:
「小黑球,/水裡游,/細細的尾巴,/大大的頭。」
- Sep 17 Wed 2008 22:32
【女兒童語錄】「這樣還得了?」(2y11m)(97.9.15)
下午幸恩打開房門,要去浴室洗澡時,愛到房間外走路、玩耍的小軒弟弟(1y1m)和小蓉表妹(1y1m)見房門一開,機不可失,都迅速地走出房間,也來浴室前湊熱鬧。
後來,幸恩洗完澡,外婆在幫幸恩穿衣服時,媽媽說:「恩洗澡,大家都來湊熱鬧。」外婆開玩笑地接著說:「大家都來看恩脫光光,是不是?」幸恩答:「脫光光不行看,這樣會看到ㄋㄟㄋㄟ,這樣還得了?」(這是幸恩第一次說出「這樣還得了?」這個句子,何時從何人那兒學來的不可考。)
- Sep 16 Tue 2008 23:23
【女兒】來幼稚園試上一堂3C3Q課(2y11m)(97.9.16)
為了讓幸恩慢慢適應團體學習的生活、為將來的入園做準備,今天下午媽媽帶幸恩來幼稚園試上一堂課後才藝班——3C3Q。(註:媽媽其實不太喜歡一般坊間「才藝班」這樣的說法耶!媽媽希望幸恩多元探索、多方嘗試與體驗,玩得開開心心,並從中發現、培養自己終身興趣的所在。所以媽媽帶幸恩來這兒主要是學習和其他小朋友共處,也來探興趣、培養興趣,不是來學才藝。)
- Sep 15 Mon 2008 23:05
【女兒】公園玩水彩(2y11m)(9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