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21 Fri 2008 07:08
【育兒資訊】協助注意力不足孩童 四到七歲黃金期
- Nov 20 Thu 2008 07:12
【親職語錄】父母的二十分鐘守則
「我聽某位猶太教育家說過,父母每天應該花二十分鐘來想想子女的教育。這既是下限,也是上限!這位明智的女士要父母做審慎的反省,但不要耽溺其中。如果你當天憂慮子女超過二十分鐘,就不是以恰當的精神實行養育孩子的誡命。猶太教要我們不單是要有所成就和成長,更要能樂在其中。
要如何得知自己花太多時間擔心自己子女呢?如果你發覺到,自己即使在相當圓滿的時刻,也思慮著後頭潛藏的麻煩時,就是擔憂太多了。另一項徵兆則是:子女似乎太過小心或疑慮。我認識一群二年級生,前一陣子他們去騎馬。一位女童不肯戴安全帽,媽媽交代過她,絕不可以戴別人的帽子,因為可能長頭蝨。還有位學童抱怨,馬身上的蒼蠅可能會叮人。通常,操心的父母就養出操心的孩子,他們把世間看成是可怕而難以抵抗的。最後一點,要是你的配偶、子女的老師或是成年友人告訴你:『我不懂你為什麼這麼擔心。在我看來,康諾好得很』時,你可能需要稍事放鬆,並開始採行一天二十分鐘守則了。」
- Nov 18 Tue 2008 06:50
【繪本語錄】《外婆的牽牛花》(劉清彥)
外婆說:「牽牛花的花語是永不改變的愛和平靜的心。早晨的時候,她們就像一支支用響亮聲音喚醒大地的小喇叭。不過太陽一下山,她們就凋謝了。」「雖然如此,」外婆接著說,「她們還是盡力展現自己最美麗的光彩。」
「真好,」我說。「她們永遠不必擔心明天的事。」
- Nov 16 Sun 2008 22:21
【語錄】孩子需要的是美好的人格特質
「我們為子女預備未來的努力,受制於我們自己對未來形勢的想像。我們憂慮,但孩子卻不然。這個瞬息萬變的高科技世界,在我們看來似乎非常勞心費神,對他們卻稀鬆平常。把孩子變成極具競爭力的通才來為這個新世界『做準備』,是無謂的,因為我們無法預料他們在今後二十年所需要的技能。唯一可以確定有價值的,是人格特質,例如誠實、毅力、應變力、樂觀和同情心——千百年來,這類特質對人始終有益。」
——《孩子需要的9種福分:古老猶太教的教養智慧》,p.39-40
- Nov 14 Fri 2008 08:08
【兒子】眼下瘀青一片(1y3m)
97.11.13記
昨天晚上小軒不小心撞到桌角,當場嚎啕大哭。沒多久,小軒停止了哭聲,安靜地窩在媽媽的懷抱裡,媽媽這時才發現小軒右眼下方因為撞到桌角,迅速腫了起來、且呈現瘀青狀態。媽媽看了好生心疼!小軒倒是一下子就忘了這等痛,沒一會兒工夫,有被別的東西給吸引去了。
- Nov 13 Thu 2008 07:18
【語錄】陪孩子帶著好奇心散步去(洪蘭)
- Nov 11 Tue 2008 08:01
【女兒&兒子】熊熊叔叔專業剪髮(3y1m&1y3m)(97.11.6)
午后,媽媽帶幸恩和小軒來到高雄捷運生態園區站內的「熊熊叔叔專業剪髮」店。這家店無論男女、大人小孩剪髮一律100元。之所以會帶孩子們來這兒剪髮,是因為聽說這裡有車車造型的剪髮椅,心想喜愛玩開車車遊戲的兒子小軒,坐上這車車造型的剪髮椅,一邊開車車、一邊剪髮,應該對剪髮的接受度會大大提高吧!
結果,實際狀況完全不是媽媽所預想的那樣。之前有好多次愉快且成功剪髮經驗的姊姊幸恩,不知是不是這次外婆沒有陪伴在旁安撫的緣故,竟一坐上剪髮椅就開始抗拒地嚎啕大哭。小軒一聽到姊姊哭,也跟著放聲大哭起來。哭聲就這麼你來我往,難以停歇。小軒連車車也不想坐了,硬是要起身。媽媽只好把小軒抱下來,抱著小軒坐在一般的剪髮椅上,讓設計師幫小軒剪髮。二阿姨則是在幸恩身邊不停地安撫幸恩。但這對姊弟仍是整個剪髮過程都哭個不停、難以安靜下來。設計師大概鮮少遇到這樣難應付、哭聲震天的小客人吧!
- Nov 10 Mon 2008 07:40
【女兒】剪色紙(3y1m)(97.11.8)
幸恩很喜歡拿剪刀剪東西,今天就來剪剪色紙吧!把色紙對摺,隨意剪個形狀出來,再將整張色紙攤開,看看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圖案來。色紙攤開後,幸恩總是能立即為她所剪出的圖案命名。以下是幸恩的小小剪紙秀,歡迎觀賞。
- Nov 09 Sun 2008 08:19
【女兒閱讀紀錄】談談種族問題——讀繪本《叔公的理髮店》(3y1m)
- Nov 08 Sat 2008 07:18
【女兒閱讀紀錄】永遠不會消失的愛——讀繪本《不管怎麼樣,你都會愛我嗎?》(3y1m)
- Nov 07 Fri 2008 07:52
【書摘】夏瑞紅的《醬子就可愛:「不生氣媽媽練功筆記」》
- Nov 06 Thu 2008 07:36
【媽媽經】和女兒的約定(97.11.5)
睡前,幸恩(3y1m)對媽媽說她不喜歡媽媽生氣,她說媽媽生氣時兇兇的,會管人、會瞪人。
媽媽聽到幸恩說媽媽生氣時會瞪人,不禁不好意思地笑了,恐怕是媽媽生氣時的眼神讓幸恩覺得不友善吧!至於,幸恩提到「管人」這件事,媽媽對幸恩說:「媽媽必須教幸恩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媽媽不可能什麼事情都不管幸恩啊。」然,媽媽對於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沒能安頓、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生氣」這情緒一次又一次冒出來,感到過意不去,向幸恩道歉,並答應幸恩媽媽以後盡量做到不生氣,如果媽媽不小心又生氣了,還請幸恩提醒媽媽:「媽媽,要笑嘻嘻喔,笑嘻嘻比較可愛,生氣會變老,會長白頭髮和皺紋喔!」媽媽也對幸恩說:「幸恩遇到事情也盡量不要生氣,好不好?」幸恩微笑地說:「幸恩生氣時,媽媽也跟幸恩說:『生氣會長白頭髮喔!』」
- Nov 05 Wed 2008 07:50
【書摘】《撒下好命的種子:寫給年輕人的祝福》(證嚴法師)
- Nov 05 Wed 2008 07:42
【女兒童語錄】「沒公德心!」(3y1m)(97.11.1)
晚上,爸爸走過幸恩身邊,放了一個響屁,幸恩對爸爸說:「爸爸放屁。」爸爸笑了一下,沒說什麼就離開房間,準備洗澡去。幸恩後來對媽媽說:「爸爸(放屁)沒有說對不起,沒公德心!」
- Nov 04 Tue 2008 07:49
【女兒】雲門舞集生活律動親子課程第五堂(3y1m)(97.11.1)
今天下午雲門舞集的生活律動親子課程換爸爸帶幸恩去,媽媽則負責陪弟弟小軒(1y3m)。媽媽先帶小軒到誠品書局小逛了一下,之後就帶著小軒來雲門舞集的舞蹈教室,想給幸恩和爸爸一個驚喜。
我們到的時候,課程尚未結束,媽媽帶著小軒在教室外頭從觀察窗看幸恩姊姊和爸爸在教室裡頭上課的情形。沒消多久便聽見幸恩嚎啕大哭的聲音,一位行政老師建議媽媽趕緊進去安撫一下幸恩的情緒。
- Nov 03 Mon 2008 07:58
【女兒】吹泡泡(3y1m)(97.10.31)
↓「吹泡泡,真好玩!」
- Nov 02 Sun 2008 14:57
【女兒】美術課的黏土作品:玉米(3y)
↓美術課時,幸恩用黏土做出的玉米。
- Nov 02 Sun 2008 07:43
【育兒智慧】經常給予孩子肯定與誇獎(Susan E. Gottlieb)
「孩子需要時時聽到正面的肯定,而且還必須大過負面的指令。父母有時候真的應該好好聽自己每天對孩子說了什麼,他們可能會驚訝的發現自己一天中說了多少次:『別做那個。停止做那個。不行,不行。』
為了取得平衡,父母必須在一天中,至少找到孩子二十次做對的事情。看到孩子一個人安靜的玩玩具、觀賞錄影帶,走過去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或是送一個飛吻給他,也可以對他說:『我喜歡你玩積木的樣子。』這種正面的強化作用可以立即達到效果,而且不會打斷孩子的注意力。這也是在提醒孩子,父母注意到他適當合宜的行為表現了。
- Nov 01 Sat 2008 08:08
【女兒】唱唱歌:ABC Song(3y)
幸恩很喜歡唱ABC Song,
每次都會很開心地唱給家人聽,
- Oct 31 Fri 2008 08:00
【女兒&兒子】故事屋(3y1m&1y3m)(97.10.23)
媽媽陪幸恩來故事屋聽故事好幾回,小軒則是第一次來。這是媽媽第一次嘗試自己一個人騎摩托車帶兩個孩子出門,幸恩姊姊坐在媽媽後面,小軒弟弟站在腳踏板。媽媽一路上很小心路況,慢慢地騎,原本擔心小軒會不安分地動來動去,還好小軒今天的表現挺不錯。
今天幸恩姊姊是陪弟弟來聽小小故事的,小小故事是針對一至三歲的小朋友所設計,主題以「認知」為主,不像三歲以上的小朋友聽的大故事有故事情節。今天小小故事的主題是「生活好習慣」,故事姊姊拿一些道具教小軒認識刷牙、洗臉、穿衣服、戴帽子、吃飯等生活事。一場小小故事的時間是三十分鐘,前半場小軒的專注力還算OK,到了後半場,好動的小軒可坐不住了,開始起身跑給故事姊姊追。其實,媽媽並沒有想藉由帶小軒來故事屋聽故事達到什麼樣的教育成效,故事屋只是我們玩耍、遊戲的地方之一,看到小軒和幸恩展笑顏,喜歡來這兒玩,媽媽就很開心了!
- Oct 30 Thu 2008 11:30
【書單】90年教育部補助幼稚園添購的224本繪本
點選以下網址,即可見90年教育部補助幼稚園添購的繪本目錄及內容摘要,可做為為家中寶貝選書的參考喔!
http://www.ece.moe.edu.tw/books.html
- Oct 30 Thu 2008 00:02
【女兒塗鴉】表格(3y)
- Oct 29 Wed 2008 10:32
【女兒&兒子】Q版小阿吉仔(3y&1y2m)
- Oct 28 Tue 2008 10:27
【書摘】《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 Oct 27 Mon 2008 17:30
【親子遊】墾丁福華飯店(三):沙灘
住宿時間:97.10.16~97.10.17
↓墾丁美麗的天空與大海,是不斷召喚我們前去的主因。
- Oct 26 Sun 2008 16:43
【分享】如何為學前幼兒選好書(林真美)
「為學齡前兒童選書時,首先要『讀圖』。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多不識字,因此一本書的圖像元素就成了他們理解書本的關鍵所在。
大人可以試試,拿到一本繪本時先不看文字,而是直接看圖,並一頁一頁翻閱,看看這些圖像是否有表情?是不是在傳達一些訊息?是不是有說故事的能力?我們能不能光靠著圖,就看出一些端倪,對故事了解六、七成?如果可以的話,就表示這本繪本的圖是能打動小孩的。
- Oct 25 Sat 2008 15:08
【親子遊】墾丁福華飯店(二):兒童遊戲室
住宿時間:97.10.16~97.10.17
↓福華飯店二樓健身房裡的兒童遊戲室,讓兩個孩子玩得很開心!喜歡玩球的小軒(1y3m),在球池裡玩得可專注的;幸恩(3y)也好喜歡在球池裡玩耍,不知是不是上律動課的關係,感覺幸恩越來越喜歡跑跑跳跳、活動身體,這真是令人雀躍的轉變。
- Oct 24 Fri 2008 14:54
【親子遊】墾丁福華飯店(一):房間
住宿時間:97.10.16~97.10.17
這次到墾丁,會選擇住在福華飯店,其中一個很吸引人的原因是房間內有兩大床。這兩張寬敞的大床讓我們一家四口夜晚睡得挺香甜。另外,由於我們是在非假日前往的,所以飯店住房率不若假日來得高,因此得以享有升等待遇,飯店給了我們四樓的大房間,這是我們帶孩子幾次出遊中,住過最大的房間。房間大,孩子在裡頭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就算不出房門,也能玩得不亦樂乎。尤其對活潑好動的兒子小軒(1y3m)來說,這房間實在太棒了,只見他東奔西跑的,一刻也不願意閒下來。
- Oct 23 Thu 2008 20:55
【語錄】知識份子的責任(陳麗雲)
- Oct 23 Thu 2008 07:45
【女兒】當廣告傳單遇上口紅膠(3y)(97.10.16)
喜歡玩廣告傳單的幸恩,
這次結合口紅膠,
- Oct 22 Wed 2008 12:05
【飲食記憶】墾丁「藍色海遇」
97.10.20記
我們夫妻倆來過墾丁的「藍色海遇」餐廳四次,頭兩次在婚前,第三次是去年秋天帶著兩歲一個月的女兒幸恩前來,第四次則是上週四我們一家四口全員到齊,來這兒用午餐。這時的幸恩已滿三歲,小軒也一歲三個月了。
- Oct 21 Tue 2008 07:23
【親子遊】往墾丁途中的品味軒休息站(97.10.16)
前往墾丁途中,我們在靠海的品味軒休息站停留了一會兒,上上廁所、拍拍照。這是幸恩(3y)和小軒(1y3m)第一次與大海近距離接觸。因之前爸爸有示範過如何打水漂,所以兩個孩子一來到海邊,看到石頭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撿起來往前丟,兩個小小孩手的力道還不夠,沒法子將石頭丟向大海,都只是丟在自己前方不遠處。小軒尤愛撿拾石頭,從海邊要離開時,媽媽發現小軒手裡還直握著一顆石子呢!這兒的石頭有大有小,形狀也很漂亮,媽媽在某個當下動起念,想與孩子一起揀選幾顆石頭帶回家留做紀念,不過這兒可是有著「嚴禁撿拾石頭」的標示呢!所以,還是讓石頭留在這大海的家,讓自然歸於自然吧!
初次與大海相遇的小軒,顯得非常好奇、興奮,媽媽藉此機會引導還不會說話的小軒,試著發出「ㄏㄞˇ」這個音。小軒開心地唸了幾次「ㄏㄚ、ㄏㄚ、ㄏㄚ」,雖然音尚無法抓準,但已夠叫媽媽高興的了!大海的意象不知是否已銘印在小軒心中?也許在小軒往後的人生,他不會記得一歲三個月時與大海初相遇的經過,但大海給予心靈的喜悅與震撼或許會鮮明深刻地留存著吧。
- Oct 20 Mon 2008 06:49
【女兒】想像無限(3y)
滿三歲的幸恩有著豐富的想像力。
- Oct 19 Sun 2008 07:03
【繪本】《亨利爺爺找幸運》